【高工LED · 重磅解读】LED照明未来该怎么玩?飞利浦照明战略调整见端倪
高工LED
·
2016-08-21
“2016年,对飞利浦照明来说是重要的一年,是打基础的一年,同时也是对今后业绩成长很关键的一年。”这是2015年走马上任的飞利浦照明大中华区总裁王昀在年度飞利浦经销商及合作伙伴大会上的点睛之笔。
跨国公司的高管调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的战略调整。
在加入飞利浦公司之前,王昀的履历也印证了飞利浦照明的这次重大战略转向。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软件学士学位,先后在上海宝利计算机集成有限公司、北电网络、思科、Avaya担任高管,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及此前长期在中国区任职的经历,表明了飞利浦照明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更为重要的是,超过20年的IT行业经历与飞利浦照明从传统照明向智能互联照明战略的布局完全吻合。
战略调整非一时心血来潮
今年上半年,飞利浦照明在国内的制造工厂——飞利浦灯饰制造(深圳)有限公司停产解散,引发种种猜想。
随后,飞利浦官方正式回应:此举是为了响应家居照明市场向智能互联发展的需求并增强行业竞争力。业务结构调整,关停传统照明业务,未来主力的LED照明业务也有可能逐步转向代工生产。
其实,早在2012年,飞利浦照明在中国首次揭晓以“光,创建未见”为主题的2012中国营销主题,透露将针对景观、道路、办公、商场等主要细分市场推出全系列LED照明综合解决方案。
时任飞利浦照明事业部大中华区总裁梁汉峰表示,未来飞利浦照明将在中国市场紧紧贴合本地客户特定需求,为其提供最有意义的照明解决方案,创造前所未见的空间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美好体验。
为此,飞利浦照明对中国市场的布局也作出策略调整。
2013年12月,飞利浦LED专业照明(成都)示范园在成都高新区(西区)正式落成,这个世界级的示范园包括一个LED专业照明生产基地和飞利浦全球最先进的照明应用中心。
示范园面积约40000平方米,包括一座超大型照明应用中心和一个LED专业照明灯具生产基地,累计投资2500万欧元。
其中飞利浦成都照明应用中心面积7000平方米,展示了飞利浦从户外到室内,全球领先的和最新的照明创新应用;从光源到灯具,从智能化的照明控制到整体照明解决方案。
整个中心以“微缩的智能化城市”为主题,通过实景展示和智能化控制呈现照明的神奇效果,并通过先进的LED照明系统,营造城市居民日常的生活场景,通过先进的照明控制系统,可对中心内的照明设备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实现“微缩的智能化城市”主题。
飞利浦成都LED照明生产基地是一个完全整合的LED专业灯具生产基地,主要生产飞利浦品牌的户外与室内LED专业灯具,其引入了世界最顶尖的LED生产、设计以及定制化能力,可实现对生产、仓储、物流等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
照明分拆成为关键一步
为了配合飞利浦照明业务的未来战略布局,从原有飞利浦集团的分拆也正式提升议事日程。
此举将有利于飞利浦照明的业务自主性及未来资本运作的独立性。
飞利浦照明业务被分成四块:光源、灯具、传感器和软件系统以及全生命周期的增值服务。
根据飞利浦照明的目标,到2020年,公司希望能够用20亿只LED灯泡替换掉传统的灯泡,这要寄望于系统和服务的快速增长。
今年5月27日,飞利浦把照明业务分拆出来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6.94亿-8.44亿欧元(约合7.85亿-9.5亿美元)。彼时飞利浦照明市值达30亿欧元(约合210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最大独立照明生产商。
2015年飞利浦照明业务去年销售收入74.7亿欧元,盈利5.47亿欧元。
上市后第一个季度飞利浦照明业务实现连续第六个季度同比增长,其中LED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占整个照明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50%。
而对中国市场的未来投入计划,似乎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2016年7月,西安市副市长李婧在市政府会见厅会见了王昀一行。李婧副市长表示希望在节能减排、旧城改造和建设智慧城市等方面加强合作,并欢迎飞利浦公司在西安投资。
对此,王昀表示,一直以来,飞利浦非常重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将中国定义为飞利浦在全球的另一个“本土市场”和全球第二大市场。
目前,飞利浦公司已经在成都、广东、上海及江苏设立了大生产基地,这使得飞利浦在市场份额及品牌价值等方面居于中国照明市场领先地位。
王昀表示,西安是其拓展西部大市场的重要城市,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令人瞩目,未来将加强与西安市政府的合作。
显然,布局成都只是飞利浦照明在中国中西部战略中的第一步。
全新品牌理念凸显背后深意
跨国公司的策略调整往往从公司的对外品牌公关可见一斑。
2016年8月17日,飞利浦照明在北京举办2016媒体大会,解读“光,超乎所见”的全新品牌理念。
从2012年的“光,创建未见”到2016年的“光,超乎所见”,从“创”到“超”也表明飞利浦照明诠释互联网、物联网让LED照明呈现无限想象可能性,并且是超越传统LED照明的智能互联理念。
王昀认为,人们对照明的需求不再是独立地、简单地照亮空间,飞利浦照明提供的不再是光源、灯具等产品,而是包含了系统和服务的全面解决方案。
在活动现场,除了展示飞利浦比较成熟的Hue家族全新产品外,飞利浦照明还展示了服务于酒店、建筑、办公、零售等各类场景的智能互联照明系统以及大功率LED投光灯等最新的LED照明产品。
“从功能性和装饰性来看,LED照明都已在家庭、医院、商场等场景普及。”飞利浦照明中国区照明设计和应用部总经理姚梦明说。
飞利浦是较早转向智能互联照明的企业之一,智能照明目前主要在高端市场、专业照明领域应用得比较多,比如城市景观照明领域。相关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几年,智能照明市场呈现巨大的增长潜力。
王昀表示,飞利浦照明的核心竞争力是对创新的追求,公司20%的收入来自当年研发的新产品。
目前,飞利浦照明推出了与Apple HomeKit苹果智能家居平台兼容、siri语音控制的照明终端,能发光的天花板和地毯,通过以太网供电的照明设备,并推动照明和建筑材料的融合。
“超越照明”战略
“物联网时代,智能照明将成为趋势。无论在LED照明的节能浪潮,还是照明的数字化进程中,飞利浦照明都希望成为引领者。”这是王昀在今年天津达沃斯论坛期间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对飞利浦照明未来目标的明确定位。
“我们认为,未来照明行业有三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一是照明的刚性需求增加,伴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而来;二是对传统照明的改造;三是智能照明。”王昀说。
在这样的趋势下,飞利浦照明一直鼓励创新,主张实现产品的迭代,同时,在进行内部创新激励的时候,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首先,在公司里成立调研中心,在商业化之前进行一定的前瞻性技术储备。接下来,是投资和商业化的尝试。最后,通过R&D(研发)和商业团队的通力合作,把成果带向市场,在市场上获得订单,以此来保持自己的创新活力。
那么,如何衡量企业的创新力?王昀提出四个关键点:一是看创新的产品每年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有多大;二是看专利技术有多少,是否有突破性的研发,在新的技术上是否有专利;三是看是否能够实现突破性的内生增长;四是看可持续的业务模式是否能够形成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是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王昀认为,“不是说一个企业只做好自己的领域就可以成功,它一定要打造一个生态环境,像目前飞利浦照明也在与思科、SAP进行横向的合作。”
“在照明领域,飞利浦照明未来可以扮演很多角色,从物联网、循环经济到分享经济的角度,看看如何利用再生的资源和节约能耗的产品,来帮助世界节约资源、减少能耗。我们还有一个创新的业务模式,以便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王昀充满信心地说。
飞利浦照明此前在美国洛杉矶推出的城市路灯智能照明方案City Touch是王昀口中“超越照明”战略的落地案例。
City Touch让城市路灯可以进行实时检测和维护。具体做法是,在终端节点上采集相应的数据,通过安装相应的传感器来判断是否需要监护维修,甚至只要添加传感器,未来就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在这个系统里,包括硬件和传感器,都由飞利浦照明自己生产。
在推动照明的数字化过程中,王昀认为,产品的创新和业务模式的创新都非常重要。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9月9日封装专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