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普二十年:有歌有泪的一阕中国式奋斗的赞歌
Alan Dai · 2016-08-20
王耀海,浙江缙云人,欧普照明董事长
马秀慧,浙江丽水人,欧普照明总经理
好奇的查了下这俩地点,其实就是一个地方嘛......
丽水,古称处州,浙江省辖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境设1个市辖区:莲都区,7县:青田县、缙云县、遂昌县、松阳县、云和县、庆元县、景宁县。
缙云县简称缙,是“革命老区县”,“中国麻鸭之乡”。缙云麻鸭有悠久的历史,明成化版《处州府志》中就有记载。清光绪时开始建孵坊进行人工孵化。2011年6月缙云麻鸭被国家农业部列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所以,初到广东,夫妇俩创业养鸭也是有原因的。
丽水、温州和台州在地理上呈犄角之形,王耀海夫妇大概也可归到血液中就流淌着生意经的温商一脉。温商即温州商人,是与徽商,晋商,申商,粤商齐名的中国地方性商人团体,素有“东方的犹太人”之称。
初到广东
伉俪情深
网传,马秀慧家境富裕,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大老板,属于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先富起来的私营企业家,王耀海家乡在比较偏远的乡村。
网传,总担心宝贝女儿会吃亏的马秀慧父母始终不同意这门亲事,孝顺的马秀慧做出了连自己都惊异的决定:只带着少量的路费跟男友(王耀海)私奔南下,并在心中暗暗发誓:“现在是回不去了,但将来我们一定要人财两旺、衣锦还乡,让父母接受我们。"
小两口在两年时间里走南闯北,在汕头、福建、湛江等地方兜了一圈之后,1994年,他们把淘金的脚步停留在了一个叫中山的地方,当时的中山和古镇还远远没有现在的名气。
马秀慧后来回忆道:”来到这边之后,我看到这边人拿大哥大的很多,而且很多人开摩托车和小车,我看了以后就说,想要赚钱就必须到富裕的人那里赚钱,所以当时我决定一定要在这里住下来。“
初到中山,夫妻二人用借的十多万元办起了养鸭场,本想着可以赚上一笔,结果一场台风刮来,他们养的十多万只鸭子被刮得死伤大半,创富的希望一下子就破灭了。最困难的时候,连吃饭的钱都没有,无奈之中,王耀海靠在古镇蹬三轮车给人家送货以及给亲戚的工厂代理销售节能灯管为生,边干边寻找发展机遇。
马秀慧说,“在一个人地生疏的地方做生意,首先要保证能够生存下去,身边没有亲戚、朋友,没有钱买米就要挨饿。”
创立欧普
坚守品质
干了段时间,有了些积蓄,他们看准了灯饰行业的发展前景,1996年,也开了一个灯具生产工厂,并命名为欧普。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的广东,机遇遍地,有着最好的创业环境和商业环境,欧普从建厂开始短短一年多就做到了上千万的业务额。起初,欧普主要是代工生产节能灯产品,但是节能灯的普及导致产品价格竞争激烈,市场良莠不齐,欧普虽然发展很快,从最初的十几二十个人一年多时间就发展成了近百号人,但面对价格战愈演愈烈的市场也颇感尴尬。
主管技术的王耀海一定要保证质量,可保证质量就意味着价高和寡,一心要扭转局势的马秀伟只好停掉了部分节能灯生产线,两夫妻分别开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欧普守住了产品品质的底线,虽然很长一段时间客户没有增长,销量也有所下降, 马秀慧回忆说,是王耀海的坚持保证了欧普的长远发展,“他就跟我说,你要相信我,今后最赚钱的肯定是我,企业做得最好的也是我。 ”
坚守品质的防线,再加上通过改善管理有效控制了产品成本,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欧普不但逐步收复了失去的节能灯市场,还赢得了更多的客户。
敢于创新
舍得投入
第一个未经证实的小故事。一次偶然的机会,王耀海夫妇遇到了一位日本客商,这位日本客商被给他们提供了一条市场信息,正是这样一条信息,给了王耀海和马秀慧一次很好的市场机遇,上马生产了当时国内还很少生产和使用的吸顶灯产品,从此开创了欧普的吸顶灯时代。
第二个未经证实的小故事。不知道啥时候的事儿,王耀海自主设计了两款吸顶灯,尤其是在吸顶灯外壳上下足了功夫,采用日本三菱材料,产品开模需要二十万,在当时,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夫妇俩毫不犹豫的就把产品给做了,后来,这两款吸顶灯及其延伸系列给欧普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第三个未经证实的小故事。时间到了2000年,夫妻俩发现自己怎么也做不出一个亿来。这一个亿其实也是当时古镇所有灯商的一道坎。一个偶然的机会,王耀海的老同学丁必伟说,你们的方法不对,并提出帮忙打理工厂。2000年4月,丁必伟来到欧普,两个月后发起了欧普历史上的“六月革命”,欧普成为古镇上第一个请销售员、第一个上门做生意的灯商,“要占领中国的每一个县城”。
很快一年不到,欧普就突破了一个亿,也在古镇确立了龙头老大的地位。在古镇街头,到处可以看见欧普的崇拜者,到处都是欧普招牌的仿效者。
不负光阴
二十年
●1996年1月,中山古镇创建工厂,员工八人,主要生产三基色节能灯,采用高性价比的定价策略,掀开了创业的历史篇章。
●同年8月,欧普凭借良好的信誉和优质的产品接到开厂以来最大订单——为广州白天鹅宾馆生产5000支节能灯。
●1997年8月起,开始投产吸顶灯,并由单一的产品结构向多元化产品结构转变,吸顶灯销量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
●1998年中期,行业引发价格战,王耀海董事长认为,节能灯是节约能源的产品,如果降低质量,就没有节能可言,这样的事欧普坚决不做,作为企业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同时,欧普确定了“品质优先”的经营原则,以诚信和优质产品赢得市场。
●1999年在中山古镇购置土地,建设欧普大厦和厂房(为现中山古镇欧普大厦所在地)。
●2000年6月,欧普开始打造国内营销网络,第一间办事处在武汉成立。
●同年8月,成功注册“欧普”商标,确立“品牌经营”原则,开始欧普新VI系统建设。
●同年10月,设立“中山市欧普照明有限公司”,欧普第一批吸顶灯上市。
●2001年,欧普开始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运营中心,开始了以“运营中心”为营销模式的渠道建设。
●同年1月,召开第一次经销商代表大会,500多位优秀经销商代表参加会议。
●同年7月,欧普的海外之路铺下第一块砖——开始在中东、东南亚目标市场建立OPPLE自主品牌代理商。
●2004年,欧普在海外开设第一家分公司,迈出向海外市场扩张的一大步。
●同年6月,召开全国优秀经销商(500)强大会,启动欧普家居照明品牌专卖店体系建设。
●同年11月,在上海成立欧普小泉合资公司
●2005年开始,欧普每年在全国著名大学进行校园巡讲招聘,吸引大量优秀人才。
●同年,商照、电工产品全线上市;7月,CPC系统开通,拉开了信息化建设的序幕。
●同年12月,开始欧普中山工业园建设,欧普首次实现月产值过亿元。
●2006年启动大众化品牌建设,欧普广告强势登陆央视;不忘历史与责任,开启井冈山革命老区光明行。
●同期,中山市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初步形成。
●同年9月,首次实现月销售额突破亿元。
●同年11月,欧普照明举办“超越梦想一起飞”十周庆典晚会;同一首歌走进欧普“魅力之光”大型演唱会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举行。
●2007年12月,欧普照明在伊朗建立本地化工厂。
●2008年4月,欧普照明成功入围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起的"全国高效照明产品推广项目",成为中标推广企业。
●2008年,欧普在上海成立销售总部“欧普照明有限公司”,开始了更加全面的国内市场覆盖及更加前沿的海外销售布局;同年,欧普在苏州征地700余亩,正在规划建设一座现代化、节能环保型的工业园区,这标志着欧普照明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为打造照明行业的民族领袖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9年7月,中山市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被定为“中山市新光源及智能光控技术工程研究开发中心”。
●同年9月11日,欧普照明正式成为世博会民企馆参展企业。
●2010年欧普照明牵手世博,成为世博民企馆参展商及照明产品、照明系统供应商。为响应“低碳”世博号召,欧普设计并实施“你的参与能够改变未来”节能环保活动、“白炽灯换节能灯”活动,并启动绿照工程推广活动,继续推广节能灯。
●同年5月,欧普照明在江苏吴江隆重举行吴江工业园暨研发总部奠基仪式。
●2012年,欧普照明与美国铁狮门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是拓展商业地产业务的重大里程碑。
●同年,欧普照明在上海绿色建筑展览会上,展示了智能化照明设计及解决方案,带领人们进入全新的智能光世界。
●同年,欧普专利申请数超过前十年总和,初步建立了欧普的专利体系。
●同年,欧普自主设计的LED-MR-16灯杯荣获德国IFDesignAward,将欧普工业设计推向了国际化舞台。
●2013年,第一条LED自动化生产线投入生产;电商迅速发展,“双十一”销售额达到6018万元。
●同年5月,欧普照明启动上市程序。
●2016年8月,欧普照明正式IPO。
百年梦
全球品牌
多年来,欧普对品牌宣传一直不遗余力,历年都投入"数额巨大"的广告宣传费用,回报是丰厚的,截止到目前,根据不权威的数据来源,欧普品牌估值高达90亿。
“单说赚钱,10年前我就能过很好的生活了”,面对市场依靠贴牌滚动财富的现状,马秀慧告诉记者,欧普成立之时,董事长(王耀海)就确定,欧普要做百年老店,核心竞争力就是做自己的品牌,绝不做贴牌生意。
多年前,公司有负责人接了贴牌单子,也确实给公司带来了利润。但是,马秀慧还是毅然停止了这方面的业务。“如果继续做贴牌,生意是可以增长更快,但是你做了人家的品牌后,就会自然滋生惰性,沿途的花草树木会让你分心的。”
欧普每年用于研发的资金就占销售额的5%以上,投资1500万元的欧普照明检测实验室正在建设中,并将申报国家级实验室,公司每年研发的新产品多达400多个,平均每天都有一个以上产品问世。但是砍掉国外OEM部分欧普销售额80%以上还是来自国内市场,“这并不影响欧普走国际化品牌道路”,马秀慧淡淡一笑:这个目标其实并不遥远,毕竟做成全球品牌,是我的梦想,也是每个欧普人的梦想。
幸运从来
不是理由
有人说马秀慧做生意很厉害。
有人说王耀海夫妇很幸运。
编辑欧普的故事,我只看到了一对为了谋生而全力拼搏奋斗的年轻夫妇,坚守着品质和创新的品牌梦,坚守着诚信经营的商业信念,一点一点,一天一天,一年一年......二十年弹指,风风雨雨,不忘初心,始终如一。
本文首发:奥蒂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