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雪得静,赏花增道

欧普照明 · 2016-08-15

立秋作为秋天的开端

自然界的变化从“长”转向“收”的状态

而今年“秋老虎”却是凶猛

白天燥热不堪,夜晚依旧猛烈

在这样的时节里

人们易产生“秋燥”的情绪

注重养“心”,精神调养更是重点

秋养心,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舒畅

以适应秋季容平之气

修身养性、清心理气则为关键

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

花,自古以来,就是美好的象征

有人说,养花即养性

不论是哪个季节所开之花

或高洁、或香艳、或纯净、或清雅

皆有种让人心静的魔力

从古至今,文人雅士都热衷于赏花之时,吟诗作对

用诗词道尽花的禅意

观花色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古人偏爱色彩鲜明,艳丽之花。梅花的红,菊花的黄,玉兰的白…无不令人赏心悦目。

在春天,花之艳是红色,“万紫千红总是春”;到秋天,花之艳则是黄色,“菊黄蟹肥秋正浓”。花之色,是其自身最干净透彻的美。

观色

闻花香

所谓国色天香,“色“与”香“,缺一不可。春有桃香,夏有荷香,秋有桂香,冬有梅香。花之香,与生俱来,美之天然。

《荀子·礼论篇》称:“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花之香,可修身养性,心底禅意自现。

赏花姿

晚清书画家松年则说过,“花以形势为第一”。花姿与花色一样,可养眼。花姿有横、斜、曲、直、垂、悬之分,各有特色,犹如女子的身姿曼妙。

为此,花匠要“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花之姿,曼妙玲珑,静动皆宜。

品花韵

古云,“不清花韵,难入高雅之境”。花韵可以“养心”“怡神”。虽看不见也摸不着,但能感觉到。

花韵即花之品质,赏花韵,就是看花之象征。不同花有着不同的韵味。最为人熟知的四大君子,梅兰竹菊,即是如此。花之韵,或雅或媚,最为传神。

不论养花赏花,皆是来自繁忙生活的一种“静“

静下心,赏花之色、香、姿、韵

是来自内心的一丝“禅意“

看花参禅,会景生心,体悟得神

犹如一盏“禅心“,如花之开放、纷呈之态

然归乎一心,始发清香

一点禅灯,点亮禅心

底部插花静卧,安然而恬静

比簇拥在枝头更有一种安宁的美丽

于灯光下,静坐读书

煮茶温酒,赏花品香

也是一种禅意的体现啊

于是启灯,心静

...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新亚洲风尚禅心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