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LED·风向】三雄•极光:“质造”与“智造”我们需要面对哪些问题?
高工LED
·
2016-08-15
8月12日,高工LED举办的照明智能制造专场会议上,三雄·极光供应链管理中心总监吴俊涛表示,“从2016年开始,LED照明行业进入到了一个稳定发展与变革创新并存的新阶段,中国的LED照明行业也在经历着工业4.0的革新及互联网与智能照明的冲击。”
三雄·极光供应链管理中心总监吴俊涛
三雄·极光与LED照明行业同行25载,公司始终坚定不移推行自动化工作,从2000年开始着手这部分工作,一直致力于打造行业的领导品牌,逐步从传统的产品制造者到提供照明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者。
随着行业及自身的发展,三雄·极光瞄准的下一个目标不仅是‘走出去’,还得‘走上去’,还要‘走得好,走得远’,将根基扎得更深,提升品牌的影响力,获得用户的忠诚度,赢得更长远的发展。
“中国的品牌影响力,与全球制造大国称号不对等。制造企业要持久发展,创新若无质量支撑也只会沦为好看不好吃的“煎饼”,最终会被顾客咬过一口之后丢弃。” 吴俊涛表示。
随着工业4.0与产业发展内动力的驱动下,信息化将会为LED产业发展增强活力。通常情况下,智能化包含制造智能化与产品智能化,想要实现智能制造,标准化也是重中之重。
吴俊涛对于如何实现智能制造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必须是智能化、标准化、品质化、信息化四主方面要同步开展与进行。”
在吴俊涛看来,“产品的是否具有竞争力,市场是最佳的裁判。”
当然,推动“智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也不少。“作为国内领先的LED照明企业,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LED照明产品的多样性即更新换代非常快,造成企业规模化的生产很难实施。”
一些公司有一些定制化的需求,作为制造部门如何去满足,现在个性化服务已经成为趋势,产品的多样化,造成了多频次,小批量的生产模式。
此外,投资回报周期长,现有智能化配套的局限性也是我们生产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吴俊涛现场借高工LED平台呼吁设备厂商能够帮助照明厂商从点滴做起,使灯具自动化能够有一个新的突破。
目前,LED照明制造企业主要受限于标准化与模块化,产品的多样性、结构和设计变化性等因素,使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的操作难度大大增加。
未来,我们会逐步推进智能化进程,在智能制造的生态链中,智能化改造是企业无法绕行的选择,智能化的改造不是单纯的引进个机器人或者智能设备,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企业要将研发,生产过程,品质管理等有效的结合起来,逐步提高整体的智能化水平,最终建立完整的智能制造体系。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9月9日封装专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