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说Display
LED新型显示产业智库
关注公众号
一文替LED企业摸清新三板市场的“老底”(此处应有干货)
新兴产业智库 · 2016-08-01
前言:虽然国内“牛企”——如任正非的华为公司和陶华碧的“老干妈”,都用自身的实力证明了一个企业的成就跟上市与否并无必然联系。然而,就许许多多的企业而言,“上市”二字仍然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眼看着主板遥不可及,中小板、创业板还有点距离,不过,幸而近年又迎来了这一股高涨不下也争议不少的新三板热潮。显然在这股热潮下来,我们众多的LED企业都将难以拒绝,尤其是对于急需资本的中小型LED企业而言,新三板无疑能给予他们一个搭上资本快车的上佳机遇。
来自近期网络上的不完全统计,仅2016的上半年(截至1月1日-6月31日)就有不下于33家的LED企业宣布挂牌新三板(见下表),一跃走上资本运作道路。然而,许多LED企业新三板上市后所呈现的“虚火”就颇令人尴尬,投资不是特别理想,有的甚至因为成交量过低逐渐沦为了“僵尸股”。因此,LED企业应该如何深入了解新三板乃至玩转新三板,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不少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
时间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芯片封装类
1
1月15日
湖北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LED封装及应用产品
2
1月29日
广东英吉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封装器件
3
3月1日
深圳市汇大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封装器件
4
3月7日
宁波升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LED封装及LED照明产品
5
4月22日
深圳市旭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线LED器件
6
4月29日
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LED封装器件
7
5月16日
深圳市弘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LED封装器件
8
5月17日
旭宇光电(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LED封装器件
9
5月18日
东莞市捷和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LED封装及LED照明产品
电源/配件类
1
1月4日
东莞市银禧光电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照明灯具专用塑料配件
2
1月22日
广东科谷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LED驱动电源
3
5月30日
广州凯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电源
灯具应用类
1
1月4日
浙江聚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户外灯具、智能化商用民用灯具
2
1月11日
深圳市乐的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装饰性照明产品
3
1月15日
厦门砺德光电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应用产品
4
1月21日
鸿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照明产品和智慧照明系统
5
1月29日
深圳市豪恩光电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LED灯管及灯具
6
2月19日
江苏达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LED照明产品
7
2月19日
重庆星河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户外照明应用产品
8
3月1日
深圳市友亿成智能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户外LED照明
9
4月20日
奥其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照明应用产品
10
4月25日
深圳市时宇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LED照明产品
11
4月27日
深圳市博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商业LED照明灯具
12
4月29日
厦门迈信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应用照明产品
13
5月13日
苏州申达洁净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洁净灯具产品
14
5月19日
高光世纪(天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照明应用产品
15
5月23日
深圳市莎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照明应用产品
LED显示屏类
1
2月4日
深圳市汇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LED背光源
2
4月14日
福建晶彩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
3
5月20日
深圳市联诚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
工程/解决方案/服务类
1
1月22日
天津华彩信和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电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2
3月9日
江苏国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工程
3
5月20日
深圳市紫光照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节能诊断、设计和改造服务
2016年上半年挂牌新三板市场的照明及LED企业(注:不完全统计,凡标*为申请挂牌)
今日,智库君就带大家一起去聆听本月中由国信弘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李信民在2016中小微企业“双创”发展高峰论坛上,从其专业的角度上简析的“新三板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仅供参考。
一文替LED企业摸清新三板市场的“老底”(此处应有干货)
在演讲中,李信民先后介绍了新三板企业行业分布现状、经营现状、融资现状、市场交易现状,以及分层情况。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第三个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据悉,新三板的设立和发展是建立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石,是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实施的主要抓手。官方给它的定位,是非上市股份公司股票公开转让和发行融资的市场。即为挂牌公司提供股票交易、发行融资、并购重组等相关服务,同时也为市场参与人提供信息、技术和培训服务。
一文替LED企业摸清新三板市场的“老底”(此处应有干货)
事实上,新三板与沪深交易所和区域性股权市场有着诸多的异同,首先看新三板与沪深交易所的相同之处:(1)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2)都是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市场,都受证监会统一监管。而不同之处包括:(1)服务对象不同。新三板的服务对象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和成长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资本市场服务。而沪深交易所的服务是上市公司,主要为成熟企业提供资本市场服务;(2)交易方式不同。新三板目前主要采取的是协议转让、做市转让2种交易方式。沪深交易所主要采用连续竞价和大宗交易等交易方式;(3)投资者准入条件不同。新三板实行更为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接着看新三板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相同之处:(1)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2)都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和成长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而不同之处包括:(1)地位不同。新三板是国务院批设、纳入中国证监会监管的全国性证券市场,挂牌公司股东人数可超200人。区域性股权市场一般由省级地方政府设立和管理,受国发〔2011〕38号文和国办发〔2012〕37号文的约束,挂牌公司股东人数不能超过200人;(2)交易制度不同。新三板在交易制度选择上没有障碍,可以采取连续、标准化交易。区域性股权市场一般股份不能拆细交易(“非标准”),交易频率须严格执行T+5(“非连续”)。
一文替LED企业摸清新三板市场的“老底”(此处应有干货)
同时可以看到,与创业板和主板(包括中小板)相比,新三板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一是进入门槛低,对拟挂牌企业的盈利、股本等财务指标没有太高要求;二是市场化程度高,在挂牌方面,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注册制,大大缩短了企业挂牌所需时间。
一文替LED企业摸清新三板市场的“老底”(此处应有干货)
一文替LED企业摸清新三板市场的“老底”(此处应有干货)
李信民又谈到新三板企业行业分布现状,他指出,从行业分布规模看,截至2016年3月14日,新三板挂牌企业行业分布广泛集中于信息技术、工业、材料以及可选消费等行业,其中,信息技术挂牌家数最多,共有1,743家,占比为高达28.81%;其次是工业型企业,挂牌家数为1,705家,占比28.18%,信息技术和工业的总占比超过企业总数的一半,这与国家两化融合的发展战略相符;其他行业挂牌家数则较为分散。从行业分布特点看,新三板挂牌企业多集中于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表明新三板的定位是服务于创新、创业、中小微型企业。
再来看新三板企业经营现状方面的具体情况,据全国股转系统官方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4月30日,在应披露2015年年报的6,945家挂牌公司中共有6,883家挂牌公司按时完成年报披露工作,剩余62家未按时披露年报的公司已做停牌处理。从年报披露情况看:
(1)、2015年,挂牌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总计为11,297.90亿元,同比增长15.71%;实现净利润总计为879.30亿元,同比增长40.06%。显示企业盈利能力有所增强。
(2)、从盈利面看,5,711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82.97%,同比基本持平;其中,4,532家公司实现了净利润增长,占比65.84%;3,892家公司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占比56.55%;1,817家公司净利润翻番,占比26.40%。说明大多数公司实现了业绩增长。
(3)、2015年,挂牌企业平均营业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17.33%;平均净利润1,293.65万元,同比增长41.75%;平均净利润率7.87%,同比提高1.36个百分点;平均总资产2.82亿元、平均净资产1.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87%和48.95%。剔除金融业后,平均营业收入增长16.04%,平均净利润增长34.61%,平均净利润率6.71%;平均总资产、平均净资产分别同比增长22.38%和43.88%。说明挂牌企业的整体质量在不断上升。
新三板企业融资现状到底如何?据介绍,经历了迅速扩容的新三板,在2015年体量不断壮大,其中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新三板融资能力明显增强:股转系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新三板全年股票发行次数为2,565次,融资额总计达到1,216.17亿元,不仅远超2014年新三板的融资总额(仅为132.09亿元),同比增长了8.2倍(与此同时挂牌公司数增长幅度为2.26倍);更一举超越创业板(国金证券研报称,2015年全年,创业板增发募集资金规模为1,156.3亿元)。
2016年上半年,虽然新三板市场实施的定增事项已逾1,500次,募集资金总额已达671.34亿元。但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从单月数据来看,2015年11月新三板融资额高达244.73亿元,而12月融资额迅速萎缩,仅为115.58亿元,降幅逾五成;进入2016年以来,新三板单月融资水平仍未能恢复到此前的“鼎盛”时期,今年1月~4月,新三板单月融资额始终维持在100多亿元的区间,尤其是刚刚过去的5月,单月融资额为87.69亿元,已不足100亿元。
这说明新三板融资逐渐进入“寒冬”(自去年下半年中国证券市场经历史无前例的大股灾之后,伴随着估值的下降,整个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也在减弱)。但与创业板融资相比,今年上半年新三板的融资成绩不算太差。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有80家创业板企业完成定向增发融资,累计融资额为900亿元。
一文替LED企业摸清新三板市场的“老底”(此处应有干货)
另外,相关统计显示,扣除类金融企业融资后,2016年上半年,新三板企业的融资额为698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204亿元。也就是说,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有更多的资金流向了实体经济。那么哪些行业更容易在新三板上融到钱呢?答案是信息技术和文化传媒行业。
据统计,剔除金融业后,2016年上半年,新三板融资额超过1亿的企业总共有140家,募集总额为389.25亿。从行业来看,信息技术行业融了83.34亿元,排名第一(事实上,不扣除金融业也是这么个情况);文化传媒行业融资额为81.8亿元,排名第二;排名3-5的行业分别是基础化工、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
接着他指出了新三板市场交易现状,一直以来,新三板市场交易活跃度备受诟病。截止2016年上半年(6月30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共计有7,685家,其中,成交记录为“零”的挂牌公司达4,747家,占比超过六成(61.77%),且均为协议转让“麾下”;而在剩余的2,938家有交易记录的公司中,转让方式为协议转让的共计有1,406家,占比47.86%;转让方式为做市转让的共计有1,532家,占比52.14%。另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在2016年上半年的120个交易日中,新三板有连续交易记录的仅有56只股票,占比0.73%,其中,53只为做市转让,3只为协议转让。与此同时,在有连续交易记录的56只个股中,上半年累计录得涨幅的仅有4只,分别为英派瑞、仁会生物、中磁视讯及小白龙;其余均录得跌幅,其中中搜网络跌势最为惨烈,累计下跌78.26%,凯立德及凌志环保累计跌幅也均在50%以上。
从成交量的角度看,连续数次录得单日成交第一名的联讯证券,毫无悬念的荣登2016年上半年新三板成交量榜首,累计成交20余亿股,但上半年累计跌幅亦超过20%;卫东环保位列次位,累计成交12亿股,上半年重挫38.26%。除此之外,另有包括东海证券、硅谷天堂在内的10只个股累计成交量在1亿股以上。从成交额的角度看,通过协议方式转让的东海证券,以53.5亿元的累计成交金额,位列新三板成交额榜首;联讯证券退居次位,累计成交50.23亿元;卫东环保排名第三,累计成交40余亿元。新三板中共计168只个股上半年成交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
一文替LED企业摸清新三板市场的“老底”(此处应有干货)
值得留意的还有新三板分层情况,根据相关标准,2016年6月24日,全国股转公司公布了最终名单,有953家企业进入首发创新层。据统计,自6月27日股转系统正式实施分层管理至7月1日的实施首周,创新层公司股票成交金额为16.9亿元,约占该周总成交金额34.55亿元的49%;在分层首周,新三板市场交易活跃度明显上升,日均成交量环比上升48%,日均成交额环比上升28%。
一文替LED企业摸清新三板市场的“老底”(此处应有干货)
最后从新三板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首先可以看到,新三板无疑会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公司发展速度最快、公司数量最多的一个资本市场。截止2016年6月30日,新三板挂牌家数已超过7,500家,至7,685家,较去年的5,129家增加2,556家。短短半年的增加家数已达到整个2015年增幅的七成。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按照这个趋势,2016年年底新三板挂牌企业家数有望冲击“万家”大关。
一文替LED企业摸清新三板市场的“老底”(此处应有干货)
第二,新三板总市值有望在2017年超越创业板总市值。2014年末,新三板总市值为4,591亿元;2015年末,新三板总市值达2.4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5.35倍;2016年,新三板总市值有望超过5万亿。2014年,创业板总市值最高为2.49万亿;
2015年,创业板总市值最高为6.81万亿,同比增长了2.73倍;2016年,截止7月13日,创业板总市值约为5.31万元,不升反降。据预期,如果创业板IPO还是不能扩容,不再变革,按目前的发展趋势,新三板总市值有望在2017年超越创业板总市值。
附未来发展方向探讨:纳斯达克的经验与启示
1971年,纳斯达克(全称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在成立之时,只是一个用来集中显示全美OTC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又称柜台交易市场)部分精选证券价格的报价系统,并不提供交易服务,股票交易是通过各做市商的终端实现的。
1975年,纳斯达克设置了第一套上市标准与OTC市场作区分,成为独立的上市场所,这被视为纳斯达克的第一次分层。
1982年,纳斯达克根据股票市值和交易活跃度从原有挂牌公司中筛选出40家优秀公司,纳入新成立的纳斯达克全球市场(NasdaqGlobalMarket),并与之配套了更高的上市标准。此次分层(第二次分层)为纳斯达克市场从中小微企业市场向上层市场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990年,纳斯达克从OTC分离开来,成为具备IPO功能的交易场所。
2006年,由于微软、谷歌等公司大量出现,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市值逐渐超越纽交所,于是在当年7月引入了更高的上市标准,成立了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NasdaqGlobalSelectMarket),其上市标准基本上照搬了纽交所当时的上市标准,即“税前利润”指标、“市值+收入+现金流”指标和“市值+收入”指标,但门槛值略高。此次分层(第三次分层)更采用了公开竞价交易制度。
“先分出较低层次市场,再逐步向上设立顶级市场”是纳斯达克分层所遵循的规律。从纳斯达克40多年的发展历程看,多层次内部市场的设立并非一蹴而就,对市场进行分层细化,在低层次的市场中挖掘出潜力公司,为高层次市场提供潜在的优质资源。
(来源:新兴产业智库,本文由智库君根据会议演讲综合整编,如有纰漏,敬请指正。)
还想看:
关于“木欧联姻”,谁能解答这些疑问?
另一个用光培育“温室小花”的重点领域
数说英国脱欧对LED行业带来哪些实质影响
欧普照明上市在望,将对行业格局影响几何?
成为LED驱动电源行业领导者,而不是跟随者
新兴产业智库
助新兴产品“落户”
关于LED创新创业大赛,直戳“阅读原文”
最新活动
往届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