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代理商“不想死”?就得这样做……
大照明 · 2016-07-22
“省级代理商”通俗来讲就是针对某一产品的销售,某商家取得了其在某省的总代理权。要想成为省级代理商,商家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自身有较强的销售能力,且能完成一定的省区年度销售任务;商家有较强的市场管理能力,能管理产品在区域内的合理分销。
曾经,他们是中流砥柱
纵观LED照明灯饰行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在过去,省级代理商可谓是“渠道的宠儿”。无论是推动品牌企业做大、做强,亦或是促进行业快速发展,他们都是“功不可没”的。传统照明时代,省级代理商是渠道市场无可置疑的中流砥柱。
如今,他们是有苦难言
作为省级代理商,他们经营多年,终于将手中的企业品牌发展、壮大。但进入LED照明新时代,来自各方的压力也让省代们喘不过气来:电商冲击、业绩压力、库存风险、渠道维护、利润压缩、客户分流、价格透明……真是又伤神又伤心。
困惑1
库存积压之殇,渠道维护之难
库存积压、货物贬值,省代利润难保。
人工、租金成本上涨,渠道维护不易。
渠道扁平化,省代作用被削弱。
困惑2
盈利能力衰退,利润再被压缩
零售盈利能力逐年下滑。
渠道批发利润不断缩水。
工程渠道盈利受到冲击。
困惑3
电商平台:爱与恨都由你操控
综合性电商平台压力。
垂直电商平台冲击。
未来,他们未曾放弃
尽管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电商平台的冲击与日俱增,盈利能力大不如前,面临的考验也越来越大,但是省级代理商们依然在不遗余力地前进,以期在每一次挑战中都能更好地实现自我突破,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分享经济时代,借力厂家实力发展自身优势。
打造核心团队,围绕产品和客户建立对话机制。
具备学习心态,善于整合上下游资源。
突破思维格局,积极拥抱互联网。
合理降低利润,加大品牌宣传
木林森上海总代理、镀森照明总经理 张超
近两年,随着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作为代理商,在经营中面对的压力也与日俱增。以往的渠道经营模式在LED时代已经不再适用,对于代理商来说,必须要经历转型阵痛,转变经营思路,跟上市场发展步伐,有的代理商就是因为固步自封或是反应比较慢,优势变成了弱势。同时,随着更多资本的涌入,市场上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产品价格下滑的速度越发频繁,这就导致了代理商的利润不断被压缩,很多商家难以坚持,最终选择了默默退出。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今年,我们通过不断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加大店面推广和小区推广、加大对代理商的扶持力度、合理降低利润空间、做好市场服务等工作,作为代理商,还必须拥有一支战斗力强的核心团队,因为代理商像连接厂家和分销商、代理商的纽带一样。因此,我们在经营市场时,非常重视团队的打造,目前,我们的核心团队人员非常受市场欢迎。
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我认为,作为品牌代理商要应对市场变化,首先要坚持,要对市场有信心;其次,要紧跟企业发展步伐、做到厂商协同发展;再则,要具备配送能力、有仓储能力、有高素质团队以及对市场的把控能力。
(整理/余海伦)
提高产品性价比,比拼售后服务
木林森股份重庆分公司副总经理 吴刚
现在全国整体大环境不是很理想,整个照明市场表现也比较疲软,如何提高各级经销商的信心指数,稳定市场占有率是代理商现阶段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现阶段照明市场呈现“僧多粥少”的局面,想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就得不断创新,提高产品性价比,比拼售后服务,多做一些活动,让自已先动起来,带动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抢占市场先机。
现在市场上最常见的两种趋势是:小牌子杀价格,丢品质,越做市场越小、客户越少;大品牌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市场认可度越高;好品牌必定有好的产品线、好的营销团队、好的策划方案,最重要的是要有雄厚的资金来支撑和推动前两项的执行落地。
在我看来,木林森能有今天的成绩,就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实体产业链,有实际又优质的营销方案,有一群接地气的业务精英,这就是我们的优势。作为木林森重庆分公司,我们将会严格按照木林森总部的统一指示进行调整和规划,在最短时间内把木林森打造成重庆市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
(整理/伍建兵 发自重庆)
维护现有渠道,提升分销能力
成都虹辉灯饰总经理 江成良
作为省级代理商,目前整个大环境处于低迷状态,经营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不断上涨的人员成本、渠道开发、维护成本,价格战及互联网对传统渠道的冲击等。另外,众多厂家、商家都在抢占优势渠道资源,这无疑给后期的维护带来压力;而互联网平台的兴起和介入给予了传统渠道商、销售商极大的挑战。
在我看来,应对以上问题关键在于“稳”。在当前状况下,“如何维护好现有渠道资源”是重中之重,积极思考如何尽可能提升渠道商的分销能力,这是维护好渠道商的关键所在。在新形势下,物流商只有跟渠道商、分销商并肩才能有好的出路,而“代理商”的角色也会慢慢转变成“服务商”的角色。在当前竞争环境中,品牌代理商必须对行业形势有清晰的认识及预判、有一定的行业积淀、具备承受一定风险的能力、在行业中有较好的口碑等。
“适应市场发展”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只有不断改变,适应市场形势的发展才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省级代理商亦是如此。为适应市场需求,我对品牌选择也会更看重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对人员要求更为严苛,一切以服务商家为准,提升服务能力及缩短回复周期,对于兴起的互联网平台也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寻求新的融合点。
(整理/张彦琴 发自四川)
整合上游优质产品,优化下游分销群体
亿光照明山西运营中心总经理 袁凯峰
在当前的经营过程中,代理商主要存在两个痛点:一、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性。单一品牌的代理,通常只是单款或数款产品具有一定的优势,无法做到最佳产品资源的整合匹配;二、渠道网点的有效性,在现有渠道的网点中,有不少网点缺乏持续的流通能力,可能一次进货半年不动,处于“蛰伏状态”。相信这也是当前大多数代理商面临的难题。
在我个人看来,未来照明市场可能存在产品二次整合的过程,将不同品牌中最具竞争力的产品整合到同一平台上,放弃传统运营品牌中竞争力不强或没有竞争力的部分,只留其精华。在市场大环境较好的情况下经销商这样选择,厂家绝无同意的可能,但在买方主导市场的大背景下,假以时日不是没有出现这种情形的可能。
市场本身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功能,在市场洗牌后,不光会倒下很多企业,也会让好多企业“瘦身”,主攻优势产品。我将这理解为“钉子现象”,要想扎得深,不光做得硬,而且必须纤细尖锐,有穿透力。
要成为好的品牌运营商,需要整合上下两头资源,从上游整合好的产品,对分销商负责,从下游整合有活力的分销商对企业负责。剔除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让它们远离分销商的库存,优化、激活分销商群体,使得真正有市场的产品在体系内良性流通起来,运营商的定位应该回归“服务商”的功能,而不是“管理者”的功能。
(整理/夏羽 发自山西)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e灯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