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说Display
LED新型显示产业智库
关注公众号
今天都被科锐刷屏了吧!它留了多少悬念给我们?
新兴产业智库 · 2016-07-15
大家都说,今日行业媒体上的热点新闻都被科锐和英飞凌两家企业给“承包”了。
事情是这样的,科锐决定以8.5亿美元将Wolfspeed出售给英飞凌,巧的是,科锐的中国区总经理也相继爆出了确认离职的消息。
按理说,在近年的照明行业里,企业间兼并购、高管离职潮都已见怪不怪,何以这次同时发生在科锐身上,就仿佛一下子炸开了锅,掀动了轩然大波?
在媒体圈,新闻热点无疑是要追的,智库君自然也未能免俗,这就尝试从自己所了解的角度进行梳理,呈现一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悬念留给我们的若干思考。
今天都被科锐刷屏了吧!它留了多少悬念给我们?
从分拆上市到待价而沽
在去年(2015年),科锐曾以调整战略为名,声称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更为集中的LED照明公司”。而作为该战略的一部分,该公司在9月份把高利润的功率(Power)和射频(RF)事业群分拆成独立公司,并命名为Wolfspeed。此后,科锐花费了200万美元,计划公开募股上市,拟通过此举创造一个更加集中的电源和RF管理团队,藉此来推动Wolfspeed的业绩增长,利于科锐股东释放价值。
听起来,科锐这个对未来发展全新部署的方向很明确,意志也颇坚定。事实上,这一个由高利润事业群分拆而成的Wolfspeed,也顺理成章地要成为科锐电子旗下最赚钱的事业部。其在2015年营收超过了2亿美元。在上一季财报中,功率与射频事业群就占了整体营业额高达6%之多,营收达2750万美元。
但是到了今年1月,科锐却意外表示,该分拆计划被推迟了。外间揣测,正是由于在股市上公开募股这事事关重大,引起了科锐股价的大幅下滑,致使上市计划被迫搁浅。接下来,根据后面科锐的披露,原定分拆上市的Wolfspeed,就转而演变成伸出了出售的橄榄枝。
据悉,科锐先后和有兴趣直接收购企业的几方进行了亲密接触,而经过慎重的考虑,以及多方调查,最终决定将Wolfspeed出售给英飞凌。
而这一个拍板,确实有条件成为一个爆炸性的奇闻,因为大家潜意识中觉得,科锐把这个旗下核心的利润部门卖给谁,都没有卖给英飞凌这样来得不按常理出牌。须知道,英飞凌和科锐之间的竞争关系在行业里那是路人皆知。乍看此举,就如同将心头挚爱亲手推向了“宿敌”的怀抱一样令人费解。
为什么要买?
消息指,此次收购Wolfspeed已获得科锐董事会和英飞凌监事会的批准。摩根大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担任此次交易公司的财务顾问。但由于该交易的完成受限于不同司法管辖区监管机构的批准,预计可能要到2016年年底才能完成。
在本次的交易当中,科锐将wolfspeed功率和射频部进行出售,当中包括了功率碳化硅衬底业务、射频和宝石应用。据介绍,英飞凌在本次的收购行动,将会向银行融资7.2亿美元,并以现金方式自筹资金1.3亿美元支付,所以收购总价就是文章开头已经提到的8.5亿美元。
虽然这个数额相对于此前以现金30亿美元收购美国国际整流器公司(InternationalRectifier),有点小巫见大巫,但是可以看到,这次对wolfspeed的收购与InternationalRectifier的收购,都符合英飞凌针对电动车、可再生能源,以及与物联网相关的下一代移动基础设施等这一高增长性市场的战略布局。
对于本次收购,英飞凌表示,它不但能够迅速提升公司利润,并能够使公司股票收益得以调整。英飞凌注意专注于半导体产品设计、制造和市场开拓,产品主要面向汽车行业、工业应用领域、通信行业以及消费和安全电子产品领域。而这项收购能巩固英飞凌在化合物半导体包括碳化硅(SiC),氮化镓上硅(氮化镓上硅)和氮化镓碳化硅产品的领先地位,最广泛的产品最引人注目的电源解决方案碳化硅基氮化镓(GaN-on-SiC-on-Si)。
为什么要卖?
就像英飞凌仿佛表态说,“找到了个好媳妇,我不计较她是仇家的女儿”一样,科锐仿佛也在回应说,“给女儿找到了好归宿,她嫁给敌人的儿子,我也一笑泯恩仇”。科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huckSwoboda坦言:“去年经过慎重考虑和尽职调查,我们认为将Wolfspeed出售给英飞凌,对我们的股东、员工和客户而言是最明智的决定。我们相信,被英飞凌收购之后,Wolfspeed能够更好地让其独具特色的碳化硅和氮化镓技术实现商业化。”
诚然,这世上没有人会生而伟大,也不会干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事情。这个“最为明智的决定”具体又体现在哪里?为此,他又进一步解释说,把wolfspeed卖给英飞凌能使科锐快速成为一家更专注于LED照明的企业,这将为加快科锐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他指出,剥离wolfspeed业务目的,是缩减短期利润,增加自由现金流。他们之所以认定公司决定的正确,那是因为这么一来,就能够增加公司价值,对核心业务进行集中管理,以此建立一个更有价值的LED照明技术公司。“我们的目的是使用募集资金,结合改良的自由现金流,筹资并购,以及支持额外的股票回购。”他说。
科锐公司方面表示,本次交易包括1250万美元到4250万美元范围的终止费用。在他们理想中,扣除各种与交易相关的成本后,期望税后净收益能够接近5.85亿美元左右。
Q3营收展望差,更新Q4预估后股价大涨
根据路透新闻4月6日的消息,科锐预计公司第三季营收和经调整后每股获利低于分析师预估,受累于旗下照明产品的需求低迷。据报道,科锐周二(4月5日)收报29.05美元,周三(4月6日)盘初重挫16%,报24.40美元。另,据媒体《MarketWatch》报道,科锐曾于4月6日下修财测,第三季度(2016年1~3月)营收预估大约3.67亿美元,不如先前预估的4.00亿~4.30亿美元。另外本业每股盈余则将介于0.13~0.15美元之间,不如先前分析师所预估的0.22~0.29美元。
然而,就在本次的交易期间,科锐公司又提供了一份更新后的公司第四财季财报预估,截止日期为2016年6月26日。该财报中显示,科锐公司2016财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接近3.88亿美元,处于其目标范围的上部区间。其中,商业照明第四季度通过客户服务的改善和新产品的升级,订单明显增加,LED产品业务也进展顺利,为后续营收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最新消息,目前科锐公司已经完成对其核心LED业务的重整,也意味着之前在美国达勒姆(Duram)公司据点的结构重整,已经大幅降低科锐的整体营运成本。直至昨日的交易公布后,截止交易日结束,科锐股价应声大涨10.61%,收每股27.74美元。据分析,这“说明股民对CREE的此次业务调整看好”。
高管离职与部门出售“撞期”
“撞期”:去向成谜?构成关联?
科锐高调宣布出售Wolfspeed给英飞凌的爆炸消息不胫而走,伴随而来的是该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邵嘉平在朋友圈公布了自己离职的消息。邵嘉平在这个关头递上一纸辞呈,自然少不免惹来诸多的猜疑。
对此,他本人未有提及去向。照明业内盛传他将到德豪润达任职的消息,他也不置可否,只以“这去向可没有定”作为回应。科锐相关人士则表示,邵嘉平离职属实,但仍将继续作为顾问留任两个月,直到9月14日。
照明行业风云变幻,起伏莫测。科锐出售Wolfspeed给英飞凌,科锐中国区总经理邵嘉平突然宣布离职,感觉尤似雾里看花,在一切未有明朗化之前,这些都为我们行业人士留有了诸多“遐想”的空间。
1、 Wolfspeed是科锐最赚钱的部门,为什么要卖掉而专注于LED照明?
2、 无论从最初功率和射频事业群的分拆上市还是到后来Wolfspeed的直接出售,科锐似乎都在为了筹集大量资金,目的真是为了放弃半导体,专注灯具行业发展?
3、 科锐要专注LED照明,为何又在这个时候同意中国区总经理离职?
4、 邵嘉平离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与本次交易是否有所关联?他下一站的去向又将是哪里?
5、 LED照明业务仍旧低迷的情况下,科锐出售旗下“摇钱树”部门,专注LED照明发展是否天从人愿?
6、 英飞凌收购Wolfspeed,是不是就等同于如虎添翼,其后续的发展又会如何?
……
疑窦众多,未能一一尽录,以上问题,如你有想法不妨在评论区回复,有更为深刻尖锐的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提出,一起交流。
PS,照明行业近日也果真“多事之秋”,科锐这边的热潮未退,有传出另一重磅事件:
“15日中午,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拟披露重大事项,根据本所《股票上市规则》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的有关规定,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证券简称:木林森,证券代码:002745)于2016年7月15日13:00起临时停牌,待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相关公告后复牌,敬请投资者密切关注”。
消息一出,业内人士注定又闲不住了。有人因此作出估计,“停牌,会不会又是重大事件,比如收购欧司朗有大进展?”
对此,新兴产业智库将会就以上事件密切追踪,敬请智友们期待。
(来源:新兴产业智库)
新兴产业智库
助新兴产品“落户”
今天都被科锐刷屏了吧!它留了多少悬念给我们?
最新活动
往届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