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说Display
LED新型显示产业智库
关注公众号
当谈论LED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LEDPai · 2016-07-12
本期客串:阿童木
我们打算把刊登在某媒体上的旧文重新整理、编辑后发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几年前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第二,这些问题看似是LED行业独有,但究其本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就没有过基于市场经济的工业研究经验。而随着我国创新能力的加强,类似于LED这种需要我国独立工业研究才能完成的行业会越来越多,LED少数派愿意把这些教训分享出来,希望后来者少走弯路。话说,我才不会告诉你,我们卡卡卡文了╮(╯▽╰)╭
对面向终端用户的灯具厂家来说,除非用户的特殊要求,否则卖出去的就是一个完整的、可直接使用的产品。那么有一个概念是无法逃避的,就是“整灯”的概念。可惜的是,对“整灯”有清楚的认识并以此指导研发和生产的厂家甚少,甚至有不少厂商连这个意识都还没有建立起来。
在LED时代,这个“整灯”到底是什么?问题看似简单却会得到很有意思的回答,让我们看看几个典型答案。
行业菜鸟
你说整灯是吧,切,俺们全家都是整灯的!电烙铁加螺丝刀,弄点灯珠,加个外壳,再配个驱动,齐活。您要什么样的,就有什么样的。LED没啥技术含量滴,还质检条毛,咱直接上老化线!
楼上一看就是菜鸟,我跟你讲吼,我们的价格他没法比,替代节能灯,必须的!你要保质量?我们虽然是底层的技术工,还是在心底保有良知的,啥也不说,包换!你要我做工程装修灯具的供应商?呃……,我们只卖灯,其它的不管。什么?你还要签质量保证合同?哎呦我就哔了狗了!
资深老鸟
技 术 猿
上面两个小盆友-_-||别粗来丢人啦,回家吃奶去。老板你看,只要用我这个技术,成本绝对可以下来哦,来来来,我给您介绍介绍……
怎么样?晕了吧,这还不是最晕的。前几年你要是和做技术的聊天,那才真叫HOLD不住。“我们的技术主要是功率因数高,大于0.9……”;“我们用的是隔离电源,你说这个价格做不到?我给你看看咱们卖得最好的非隔离电源,更实惠”;“我们的技术主要是电流稳定,我们的稳定度已经达到了1%”;“我们主要是散热材料做得好,能够快速导热,完美解决产品的散热问题”;“我们的XXX,是纳米材料,能够在球泡的表面形成涂层,使得灯具的发光更均匀,还有自清洁功能”;“咱们的T5、球泡130lm/W”。
咱们先不谈以上技术的合理性,但是有一个问题,既然是LED“整”灯,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考虑过LED的“整”体方案呢?为什么介绍技术的时候从来没有人先从“整”体出发呢?又或者,这个技术到底对“整”灯有什么影响?
下面我们用十万匹马力加持、人称原子小金刚的铁臂阿童木来说明什么是LED整灯。还有一个脑筋急转弯考考大家,作为仿生机器人的阿童木如果从整体出发去考虑,他的缺陷会是什么?请动动脑筋,答案就在文末。
我们用一个实例来简单说明一下什么是“有机组合”。假设要设计一款3英寸、发光功率为3瓦的筒灯。首先让我们看一下设计要求,3英寸3瓦,灯具的形状已经定了,可以直接进入灯珠的选择环节。对于3W的发光功率来讲市场上可供选择的灯珠类型有很多,有3W、1W的大功率灯珠;有0.5W、0.2W、0.1W、0.06W的小功率灯珠。
选择哪一种好?成本肯定是一个考虑因素,但除了成本之外,灯珠的散热呢?电学结构的合理性呢?灯具布光的要求呢?假如你选择了3W或1W的灯珠,那恭喜你,你不会存在连接问题(很多人选择3W或1W的灯珠真的就是为了避免连接的烦恼)。
可是哪怕你选用了0.5W的灯珠,那么你的灯板上就会出现6颗灯珠。你立即面临连接问题,到底是6颗全串,还是全并,还是混合连接?还有一个更纠结的问题:为什么是这种连接方式而不是另一种,不同的连接方式之间难道没有区别吗?选择了3W或1W的人也不必高兴得太早,同样有纠结的问题在等着你们:选用3W和1W的灯珠,和选用其它类型的灯珠除了成本以外,对灯具的性能有什么影响,它们的影响一样吗?
说了那么多,就想说明一点
虽然从灯具的整体性能去考虑设计,会带来很多纠结的问题。但是当我们老老实实把这些问题弄清楚,就会对自己的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客户就能更好地使用这些产品。同时我们对产品的定位会更加清晰,销售人员就能更好地宣传产品的特色,而不是整天跟客户纠缠价格。这就是把照明产品当做一个整体去考虑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带来的好处。
最后,作为仿生机器人的阿童木如果从整体出发去考虑,他的缺陷会是什么呢?请看答案:
长大后的阿童木——致命缺陷
PS: 少数派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合作:2676523828@qq.com
最新活动
往届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