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为何品一照明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阿拉丁照明网 · 2016-07-11
文/深圳点亮生活照明总经理 尹飞雄
昨晚照明行业一条新闻刷爆了朋友圈“天猫过亿电商黑马品一照明跑路”,作为照明行业中小小的一员,见到这样的信息不禁觉得心头一颤,彻夜未眠。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作为品一照明的朋友,我为此感到深深的惋惜。
其实我与品一照明的梁荣华总经理认识了两年有余,一直以来都想去相互拜访和学习交流,遗憾的是时间上总是不凑。梁总是一个难得的良师诤友,我与梁总也常在微信中交流电商及行业的发展和心得。但是没有想到梁总的品一照明这次会出现如此严重的情况,这令我感到非常震惊和意外。
以我对品一照明的了解,品一照明这么如此突然就走到了这一步,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品一照明的整个发展历程可谓神速,从13年的1000万,14年的6000万,15年超过一个亿的速度,并且在15年双十一当天1200万的销售,以黑马之姿态震惊整个照明行业,品一照明当时也是我们三可变焦非常值得学习和仿效的企业。这样的发展速度,令多少人只能仰望。
大多数人会有疑虑,很多倒闭的企业都是因为产品销售部出去才导致倒闭的,为什么销售增长如此快速的品一照明,还会倒闭得如此之快,实在令人费解。网购过的人可能会想到,这个所谓的销售额是通过淘宝刷单刷出来的成绩。刷单能刷出上亿的销售,那也只是外行人的看法。实际上,销售额超过千万级别的天猫电商,如果只靠刷单、而没有硬功夫真本事是不可能成长起来的,马云可不是吃素的。
所以品一照明的电商团队的能力在照明行业中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那么,品一照明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在我与品一照明梁总的经常交流中得知,梁总曾向我坦然:“虽然我发展这么快,但是我真的没有赚钱,品一照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在2015年国星光电拟并购品一照明时,梁总跟我就这事情进入了深入的探讨,我也给过梁总一些个人的意见,可惜最后没有谈成,个中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当初成功国星光电并购了品一照明,那么可能今天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大家可能在想,为何销售额几何性的增长,也不去刷单造假,何至于欠供应商数千万?其实,品一照明走入了电商的怪圈,以低价取得市场,然后做大规模,使得边际成本下降,从而靠后面赚钱。这里就有点像所谓的“小米模式”或者“京东模式”了。
通过与梁总的交流中得知,品一照明的做法是想以低价取得市场,从而在产品定价上多是1.5和1.7的销售系数。那么什么是1.5和1.7的销售系数,也就是说,100块钱的进货成本天猫上卖150块,这就是1.5的系数。按照财务的核算角度1.5系数就是33%的销售毛利率,1.7就是40%的销售毛利率。如此看来毛利率不低,目前整个照明行业的毛利也是在25%-30%区间,为何品一照明天猫电商还会亏钱?
首先,其实如果真正了解电商的人都知道,天猫电商的运营成本非常高,有很多费用和支出你是无法逾越的,比如说天猫平台扣点5%,直通车推广费用10%,人工费用10%,物流费用5%,售后损耗费用2%,其他费用5%。保守估计的成本费已经占了40%,这还没算上各种税费,如果计提了税费的话,这个成本的百分比将更加高。
其次,品一照明员工将近300人,如此庞大的人员体系光是工资支出都近1500万,占了整个销售额的15%以上。所以品一照明在越做越大的时候,亏损得越多,积聚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品一照明竟然会在发展和亏损同时并存且越来越大的的时候,倒下的速度也如此突然和迅速。作为品一照明梁总的朋友,我也提醒过梁总,如此的低产品定价,会亏钱的,需要三思而后行。而梁总的想法是通过低价占领市场,只有占领了渠道和市场,才有得做,才有钱赚。希望品一照明这次能挺过难关。
品一照明之“伤”,让整个照明行业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作为照明行业中的一员,我开始思考我们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否正确。
其实我们三可变焦国内业务前期也是从电商发展起来的,我们从2010年开始进驻电商,属于国内最早的一批进驻电商的照明企业之一。在2014年,当时照明电商020发展的热潮中,我们将“点亮生活”品牌一分为二,保留了“点亮生活”线上品牌,同时划分出了“三可变焦”博物馆照明专业品牌。我们曾经也经历过线上销售客户的流失、销售腰斩的情况,通过几次价格调整,最终找到线上线下产品价格的平衡点和差异化,我们线下线上才共同协调发展,从而步上正轨。
经过几年的艰苦摸索,我对照明行业电商发展做出了以下的几种总结,但愿对照明的同行也会有一定的启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第一:传统照明企业触网发展电商,可以双品牌运作,线上品牌线下品牌,但是这种企业不多,这要求企业要有两个以上不同品牌。
第二:同一个品牌运作,线上和线下产品和价格差异化,找到平衡点,这就需要考验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同时对线上消费者心理,价格,款式是否有透彻的分析,这样才能线上线下齐头并进。
第三:线上作为线下品牌的补充,线上作为品牌展示发布,案例分享的渠道,而这种做法,线上的销售可能也是形同虚设,但是对品牌的发展也是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拥抱互联网,发展电商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在照明行业里,国内知名大品牌都在发展电商,比如欧普、雷士、三雄、佛山照明、雪莱特、阳光照明、西顿照明、嘉美照明等传统照企都在发展电商。而在众多发展电商的照企中,对如何发展电商,如何定位照明电商各自都有各自的看法和做法。
除了雷士外,我们不得不说欧普照明,这是一家非常成功的线上和线下共同发展的企业。也许欧普的经验更值得我们照企同行们学习。
欧普也是和三可变焦一样在5年前已经布局电商,在2015年的双十一取得了1.2亿傲视同行的骄人成绩,叫人不得不服。如此耀眼的光环下,欧普到底有没有经历过电商所带来的“伤”呢?
其实欧普在早期刚开始发展电商时,由于对线下产生重大影响,导致当时许多经销商对欧普的举动有诸多的怨言。
记得在2014年年底时,我参加一个照明电商020渠道发展高峰论坛时,欧普照明的负责人在现场坦言,欧普在当时遇到了从未有过的挑战,如何应对电商与线下经销商互搏的现象。在一年半之前,欧普也早意识到了电商带来的“伤”。
接下来,欧普也在2015年和2016年进行了价格调整,找到线上线下产品价格的平衡点,同时也将线上线下产品进行了差异化管理,线上主打家居类的产品,线上线下同价销售,同时线下主打商照产品,保障了线下经销商的利益。在调整电商策略之后的欧普,在2015年双十一取得了1.2亿的成绩,按照双十一当天销售折算为一个月销售额计算,欧普的电商2015年销售在12-15亿之间,占欧普整体销售30%左右。这也是传统照明企业唯一一家电商销售份额最大的企业。而在欧普2015年在照明百强榜披露的数据,欧普在艰难的2015年销售额增长5亿多,以超过40亿的销售排名第二傲视群雄。这可能也是欧普在发展电商的路上,化“伤”为“商”的最好诠释。
在互联网思维甚是尘嚣的今天,我们照明企业既不能无视互联网,也不能迷信的于互联网所谓的“颠覆”,应该更冷静的思考和进行互联网和电商布局。其实互联网电商是照明企业很重要的一个渠道,只要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的平衡点做好了,照明企业的发展可以是如虎添翼。
可能每个照企的发展思路和企业情况不一样,发展电商对每个照企前期所带来的“伤”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照企不应因为前期的“伤”而忽视的后期的“商”。在我看来未来照明电商的商机犹存,只看我们如何坚持走下去。
最后我希望品一照明能渡过难关,因为品一照明的品牌和团队值得肯定,同时也希望照明行业同仁能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来源 | 阿拉丁照明网 作者 | 尹飞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