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选灯的六个误区,你犯过几个?(下)

呢喃LED照明 · 2016-07-06

在上篇中,我们列举了关于灯光品质、原创设计和风格搭配的三个误区,下篇我们将从使用空间、灯光颜色和性价比来告诉大家,还有哪三个误区需要尽量避免。

误区四

只凭喜好,不管空间

俗话说:“有钱难买我乐意!”有些人在选购灯饰时颇为“任性”,只顾自己喜不喜欢,却不管这盏灯适不适合自己家里的空间。

一般来说,不同层高、大小、功能的空间,对灯饰与照明的需求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我们在装修时应根据实际的空间来选择灯饰。

比如,楼层较高的空间最好使用吊灯,楼层不高的空间通常使用吸顶灯;面积大的空间,则需要选择尺寸和功率较大的灯具。

另外,客厅属于“面子工程”,对灯具的装饰性要求比较高,可考虑选择高颜值吊灯作为主灯。

卧室追求温馨舒适,灯具以简约为宜,同时需要避免强光和眩光,其中儿童房最好选择间接照明,以保护儿童视力。

餐厅灯宜选用显色指数高的吊灯,并悬挂在餐桌上方对食物进行重点照明,因为高显指的灯能够很好地还原食物本身的色泽,让人食指大动。

厨房是一个“工作间”,对灯具照明功能的要求大于装饰功能,加上油烟很重,因此应选用简约易清理的灯具,忌用那些结构复杂、造型奇特的灯饰。

最后是卫生间,卫生间的灯对防水性要求很高,IP参数必须达到40以上。这是一个硬性指标,千万不要因为喜欢某盏灯便降低要求。

误区五

为了情调,把灯光整得五颜六色

有些家庭为了追求灯光的丰富性,或者讲究所谓的情调,喜欢在家里安装一些能发出粉红色或蓝色、绿色灯光的光源。

不得不说,这样做的人颇有一些小心思。

然而,家之所以为家,而不是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就在于家不需要太多浪漫和激情,家需要的是温馨和宁静。

归根到底,家是一个身体和心灵休息的港湾。

而且,五颜六色的灯光还会对视力造成伤害,并且刺激神经中枢,使精神得不到放松。

因此,家居照明应尽量避免出现多种灯光颜色。如果是为了渲染氛围、烘托情调,可选择用灯饰的外形、颜色以及其他装饰,而不是灯光来达成目的。

在家居照明领域,唯一适合用灯光来营造的氛围就是温馨。

误区六

将“ 价格比 ”当“ 性价比 ”

随着我们的消费理念越来越理性,许多人在购买灯饰时喜欢把性价比挂在嘴边——“这个性价比不错”、“这个性价比不高”……

只是,我们追求的真的是性价比,而不是价格比吗?

所谓性价比,是指商品的性能值与价格值之比。在评估一件商品的性价比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这件商品的性能品质以及品牌、服务附加值,否则性价比就有可能沦为价格比。

然而,由于普通消费者想要了解商品的实际性能与品质极为困难,从选材、工艺、品质把控到出厂检测基本上都是厂家和销售人员自说自话,消费者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辨别。

于是,一些人干脆不关心性能值,只注重价格便不便宜,把“价格比”当成了“性价比”;另一些人则迷信“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崇尚“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两种人看似完全不同,但实际上都是以价格为准绳,并且都陷入了极端。

买便宜的不行,买贵的也不对,那如何才能确定某个品牌的商品值得买呢?

一看美誉度。灯饰好不好,性价比高不高,我们一时半会看不出来,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就能得出结论。因此,当我们难以确定时,不妨看一看其他人的评价。

二看责任心。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首先是一个负责任的品牌,很多看似和普通消费者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西,比如原创,比如环保,却恰恰能体现品牌的责任心和价值观。

三看历史厚度。有句话说:“说一句谎话不难,难的是说一辈子谎。”同样的道理,一个灯饰品牌它能够通过炒作自抬身价,在一年两年甚至五年十年内忽悠消费者,但不可能持续忽悠二十年、三十年。

品牌的发展历史越长,所经历的考验就越多。每一个有20年历史的品牌,都隐藏着无数的信任和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