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看福建企业|通士达、信达、光莆、德泓、视贝、少坤如何实力说话
大照明 · 2016-07-03
福建企业布局未来
这一次,它们真的来了!
作为国内重要的产区,福建产业照明企业的每一个战略部署都会对其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此, 福建各照明企业都会使出哪些 “杀手锏” 呢?我们且去看看。
四大战略,布局未来发展
厦门通士达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孔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通士达在研发技术、 渠道、 品牌、 产品等方面保持着独特的竞争优势。研发技术优势, 通士达设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先后引进美国、 德国等国家的先进仪器设备; 渠道优势, 通士达已从单纯的外销型企业转型为内外销并举发展; 品牌优势, 通士达光影体验馆助力品牌推广; 产品优势, 通士达通过优化产品结构, 发展 LED 产品, 专注产品品质提升, 加速企业转型发展。
着眼未来市场发展, 作为福建实力企业, 通士达照明明确了重要的战略布局, 以寻求更大的发展:一方面, 通士达不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 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注重产品品质提升, 不断提高通士达产品的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大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 加强通士达的品牌建设, 持续优化渠道网络,提升客户质量; 三是加强基础管理, 提升对客户的服务水平; 四是选取部分区域或产品进行 “混改” 试点。
对于 2016 年 LED 市场发展,我认为, LED 照明将逐渐取代过去的传统光源和灯具, 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发展放缓, 加上照明行业准入门槛低、竞争无序, 导致照明行业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对此, 整个照明行业将进入整合阶段,大企业将通过并购重组进行扩张, 缺乏竞争力的小企业将退出市场。 目前,LED 厂商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 一批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会被淘汰,但那些坚持创新、 注重产品品质的企业将留下, 市场将趋于向好。
深耕渠道,获取更大份额
厦门信达光电照明事业部总经理 刘耀德
在当前激烈的 LED 市场竞争中,信达光电通过不断创新研发、 规范化管理、 资源整合和清晰的市场布局, 在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方面都已见到成效。信达光电多次亮相香港、 法兰克福、 波兰、 迪拜、 莫斯科等大型国际展会, 屡次进入香港国际灯饰展的名灯荟萃廊。在显屏 RGB、 白光封装产品以及路灯产品方面进一步加大与原有大客户合作力度的同时, 深耕各个渠道, 力争在国内外市场都能够获取较大的市场份额。
作为福建企业, 信达光电将秉承 2016 年 “融合、 创新、 超越” 的经营方针,坚持规模化做大做强的工作思想来布局全球, 寻求更大的发展。在封装 RGB产品方面, 信达光电力争将产能提高到 7000KK-10000KK/ 月, 白光封装产品的产能达到 5000KK/ 月这样的规模化生产,优化产品,在保质保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性价比, 增强产品竞争力。
在应用照明领域,信达光电与一些国际大型公司深层次合作,采取 ODM的形式联合设计开发,全面升级产品的各项指标和核心技术。待时机成熟,信达光电会通过设置海外办事处、海外公司甚至海外设厂这样的方式,更加直接全方位地进行售前售后服务来完成各个国际市场的拓展和布局。
有人说,现在是 LED 的市场 “寒冬” ,我不这么看。我们应该通过表面看整个 LED 市场发展的实质。现在 LED 市场正处于一个通过市场竞争来达到自我净化、 优胜劣汰的过程,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阶段。我相信,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 LED 市场必将走向正规化、 规模化的有序发展阶段。
线上线下,精耕终端市场
厦门光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瑞梅
光莆电子集研发、制造和内外销于一体,产品涵盖 LED 封装光源、 LED 灯具的商业和家居应用领域。光莆重视自主研发, 建立了百余名专业人才组成的研发团队, 并配备光电、 安规检测的专业实验室,致力于研究 LED 照明产品的合理设计、 应用, 为整体照明解决方案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撑。
此外, 我们始终保持与国际知名品牌的深度合作,不断积累、 优化LED 产品的光学、 结构设计和智能化应用, 形成了 LED 吸顶灯、 LED平板灯、LED 灯盘、 LED 筒灯、 LED 球泡、 LED 灯管等系列化产品线,全面提升光莆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布局未来, 我们在市场上还制定了重要战略规划, 精耕线上线下市场, 如: 沃尔玛 / 百安居等线下超市和京东 /1 号店等电商平台, 向流通领域慢慢渗透。
在我看来, LED 灯具及光源产品规格已经逐渐标准化, 且零售价已经贴近传统灯具及节能灯价格。展望未来,照明需求将带动 LED 使用数量持续成长。 “GOPRO 光莆” 作为国内市场照明应用产品的新品牌, 我们认为 LED 市场很大, 2016 年对于光莆电子而言是 “春天” 。
合资模式,整合资源优势
德泓 (福建) 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勤荣
德泓光电目前最大的发展优势,即成功实行合资合作发展模式。德泓光电先是跟台湾厂商合资,后来还与东莞勤上光电合资发展,这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 尤其在产品前期的研发投入, 需要较大的投入资金。
目前, 德泓光电的电商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电商作为行业一大趋势, 德泓光电也在不断探索和尝试, 整合德泓光电现有的渠道资源优势, 结合线上线下, 着力把电商市场发展好。
由于企业需要在危机中求发展, 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2015 年, 德泓参股子公司德晖实业,与韩国 LightGloba Semiconductor Co.ltd 公司达成合作, 成立福建中晶科技有限公司, 投资 10.5 亿元, 建设图形化蓝宝石衬底材料项目; 2016 年, 又将与韩国 DWS 公司合作, 共同建设高精度蓝宝石平片加工项目。
同时, 德泓光电通过加强与福建龙岩工发集团、 福建电子信息集团等大型国企的合作, 深化混合型所有制合作模式, 给德泓光电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
对 LED 产业来说,这几年的市场需求不断在增长, 甚至是大幅增长, 由于金卤灯、荧光灯等传统照明需求在逐步萎缩, 再加上 LED 照明产品成本在下降, 因此 LED 产品替换市场非常大。
当然, LED 行业这两年同样处于洗牌浑水期,有诸多因素导致恶性竞争, 加上大环境经济又不好, 经常出现企业大幅度亏损甚至倒闭现象, 但我认为这些都只是暂时的, 行业总体依然向好。
紧跟趋势,提升合作信心
厦门视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魏祖理
17 年来, 视贝科技通过纸媒、网媒、电媒等方式,让视贝品牌逐渐深入人心,在消费者层面也是 “有口皆碑” 。同时,在渠道建设、产品品质、技术提升等方面, 视贝科技都在持续努力和升级中。
我们紧跟当前行业发展趋势, 每月都有新品推出,以丰富我们的产品线,不断推出技术含量较高的智能产品, 满足一些个性消费者对新奇产品的需求,这也给我们合作伙伴极大的信心。
作为福建企业, 视贝 2016 年的战略布局主要是调整公司营销中心的组织架构, 进一步精耕渠道, 提升渠道服务, 做好“最后一公里” , 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进一步开发新品, 丰富产品线, 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大品牌投放力度, 以争取更高终端消费者印象分, 培养视贝的潜在消费人群。
2016 年全国经济大环境不太理想,照明行业的 LED 照明产品转型期仍然在持续,仍处于动荡的阶段,但从节能灯到LED 照明的转型速度一定会快于白炽灯向节能灯的转型速度。LED 照明经过这几年的发展, 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其市场容量及发展前景也很可观。
2016 年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行业发展速度会有所放缓,但还不到 “寒冬” 的层面,其市场需求仍在。但目前市场上 LED照明产品良莠不齐, “价格战” 仍然此起彼伏, 各品牌企业难免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我相信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认知度的提高,这些困难终将过去。
“少坤模式”,推进转型升级
厦门少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坤生
少坤智能凭借行业领先的 LED 科技照明研发技术和极具前瞻性的研发策略, 从无到有成功转型升级, 跨界发展为现今有着智能 LED 及和电气相关联的全品类电气产品、 定位未来智能家居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少坤创新地引领经销商走出传统行业瓶颈, 形成了极具竞争力的 “少坤模式” , 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打造了跨界新平台。
少坤有着专业领先的销售团队和健全的销售渠道, 实行独特的 “区域代理授权经销” 模式,将带领经销商 “同享少坤资源, 共创当地龙头” , 赢得未来市场的胜利。
少坤作为 “智能行业领导者” , 将继续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优势, 技术研发部不断加强研制、 开发创新型产品; 同时积极推进少坤品牌以及优化 “少坤模式” , 向全国市场以及国际市场辐射。
未来, 少坤更重要的是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发展方向, 整合已有的优势资源, 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 努力拓展海外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 顺应国际发展趋势, 实现跨越式发展, 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品牌。少坤将携手经销商乘势而起, 迎接市场带来的挑战。
智能照明已经是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但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和残酷,优胜劣汰不可避免, 技术障碍依旧是阻碍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不过品牌企业的优势将更加明显,新常态下, 唯 “智” 者生存, 照明行业也应跟随形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及加大研发投入, 品质与服务并存, 如此才能真正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福建LED产区,原来你是实力派
近年来,福建LED照明产区正越来越受到行业重视,已是国内行业不容质疑的“实力派”。一方面,福建LED照明产区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并且取得越来越好的产业成绩;另一方面,福建LED照明产区在外销市场、芯片封装、资本市场等领域均取得突出成绩,“攻”下LED行业诸多领域高地。
外销市场成绩耀眼
外销市场,无疑是当下不少LED照明企业眼中巨大的“市场蛋糕”,而福建LED照明企业在外销市场的成绩更为耀眼,这是国内不少LED照明产区无法比拟的。据中国海关于2015年公布的“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显示,福建厦门市、泉州市、福州市、龙岩市均入榜,其中,作为福建LED照明产业重心,厦门市名列榜单第7名,遥遥领先于福建省其它城市,其中,厦门的外销代表企业有立达信照明、通士达照明、海莱照明等。
光莆电子车间
当然,福建LED照明产区众多企业“热爱”外销市场,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在新时代之下,国内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而海外市场相对国内市场依然“充满诱惑”,且外销利润空间比国内利润更大;另一方面,福建具备诸多做好外销市场的先天条件,如政策、地理位置等,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及快速进入外销市场。视贝科技总经理魏祖理表示,这么多企业热衷于外销市场,主要是因为做外销的订单比较集中,款式少、数量大,利于生产和物料的采购,也可以短时间内扩大企业的规模。
事实上,福建诸多LED照明企业在外销市场占据较大份额,且这些企业的外销优势明显,主要有:
1、外销企业实力强,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
2、福建外销企业以生产高品质产品为主,长期以来得到国外客户的认同,赢得良好的市场口碑;
3、福建政府层面给予外销企业更多政策支持;
4、福建具备极佳的地理位置及出口优势,让福建企业在外销方面得以持续扩张。近年来,尽管国内其它LED照明产区企业纷纷加入外销市场“蛋糕”抢夺,但福建LED照明企业凭借诸多的外销市场优势,在国内照明企业中依然保持着不错的成绩。
信达光电安溪LED封装项目封顶仪式
诸如,来自厦门的立达信照明以35亿元名列“2015百强榜”第7名,其强势的外销业绩贡献巨大,在众多福建LED照明企业中名列前茅。同为福建厦门的外销实力企业通士达照明、海莱照明均在外销领域表现突出。光莆电子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其境外业务营收13918.42万元,占据主营业务总收入56.4%。
福建企业能获得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也正如厦门通士达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鹏所言:一是福建企业具有做外销市场的“传统基因”;二是外销市场利润规模可观;三是外销市场有利于现金流。
“百强企业”持续领跑
从大照明全平台今年发布的“2015百强榜”可见,福建共有10家LED照明企业进入榜单,在数量上仅次于广东省和浙江省,这些入榜企业分别是三安光电、立达信照明、通士达照明、海莱照明、信达光电、福日电子、德泓光电、乾照光电、光莆电子、视贝科技。
而进入“2015百强榜”10强的福建企业共有3家,占比30%,仅次于广东省的5家企业,分别是三安光电、立达信照明、通士达照明。其中,三安光电以销售业绩450151万元连续两年获得“百强榜”冠军席位,其产业实力引领国内上游芯片产业。
另外,立达信照明则以销售业绩350000万元排名第6名,厦门通士达销售业绩235000万元位居第8名,这三家企业均代表了福建LED照明产业链较高的规模实力。同时,福建省入围“2015百强榜”的10家企业当中,其中8家企业排名在榜单“前半段”,处于榜单“后半段”的福建企业仅为2家,可见,福建省“百强企业”总体上保持着较高水平。
此外,福建LED照明产区进入“2015百强榜”的企业中,既有上游芯片、封装企业,更有照明应用领域实力企业。而福建作为上游优势产地,进入榜单的10家企业中,上游芯片、封装企业有5家,照明应用企业有5家。未来,借助上游产业优势,充分整合产业链优势资源后,福建产区或将有更多的LED照明企业强势入围“百强榜”,进一步推动福建LED照明产业快速发展。
芯片、封装魅力难挡
纵观福建LED照明产业,除了耀眼的外销成绩,LED芯片、封装领域的传统优势依然演绎着别样魅力。据了解,福建LED照明产区涉及LED芯片及封装业务的企业主要有三安光电、信达光电、福日电子、乾照光电、光莆电子等,其中三安光电俨然成为国内芯片、封装领域名副其实的“老大哥”,带领着福建LED照明产区芯片、封装企业奔跑。
随着LED研发技术的不断成熟,LED芯片、封装产业也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芯片、封装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甚至初现“大者恒大”的两极分化现象。
近年来,三安光电产品品质和研发技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市场的广泛认可,并且成功占领国内LED芯片较高的市场份额,且营业收入逐年大幅提升。
据三安光电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三安光电营业收入分别为373206.74万元、457966.51万元和485825.38万元;同时,作为国家人事部认定的博士后工作站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三安光电在美国成立研发中心,拥有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技术顶尖人才组成的技术研发团队,掌握的产品核心技术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研发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此同时,信达光电、福日电子、乾照光电和光莆电子在LED芯片、封装领域也表现不凡,是福建LED照明产区的重要一极。据了解,2015年,厦门信达光电营业收入为95800万元,其中LED封装业务销售达到65800万元,占比高达68.68%。厦门信达股份公告显示,信达光电是国内生产 LED 产品的代表性企业之一,拥有一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受到科技政策定额扶持资金支持,并成为德国EON公司在中国唯一审查工厂。
上市企业实力强劲
在福建LED照明产区,踏入资本市场的企业也不在少数,其中主流上市公司有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信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福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而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有厦门光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兴恒隆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朗星节能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等;作为国内智能照明领域新秀,厦门少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其全资子公司厦门省美科技有限公司也已成功登陆新四板,为少坤智能上市做好铺垫。
福建这些上市企业实力也不容小觑,在主板上市的三安光电、信达光电、福日电子三家企业名列福建LED照明上市公司前三名,2015年在LED行业的销售业绩分别为450151万元、95800万元和72784万元;创业板上市的乾照光电2015年销售业绩为50717万元,排名“2015百强榜”第49名。
此外,在福建的新三板上市公司中,厦门光莆电子发展势头不容忽视,2015年营业收入26076万元,是国内在新三板上市的LED照明企业中为数不多的“亿元户”。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消息,厦门光莆电子正申请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目前审核状态为“已反馈”。同在2014年上市新三板的厦门兴恒隆和厦门朗星照明年2015年销售业绩均达到千万元级别,但未来要进入行业“百强榜”还需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