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说Display
LED新型显示产业智库
关注公众号
用光线进行建筑设计
中照网 · 2016-07-02
安藤忠雄说过“在我的作品中,光永远都是一种空间戏剧化的重要元素”,贝聿铭也说过“让光线来做设计”
教堂里的光线让其突显浓郁的宗教气息,让人肃然起敬。
或者,西泽的这个艺术博物馆有没有打动到你,简单到极致的一个建筑,只是从天空倾下的一道光便足以让人停留并感动。
十分依赖光的使用的努维尔设计的阿拉伯研究中心呢?它的窗户可不仅仅是为了民族色彩或者审美而存在,每个构架图案是一个金属镜头结构,上面有非常精巧的光敏电子设备,随室外光线的强弱调整“镜头”张开的大小以满足室内人们的使用需求。
那么,伊东丰雄的风之塔呢?白天经过的时候您可能会觉得不过是路边一隅寻常建筑吧?可是您试试傍晚下班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独自再次走在这条路上的时候,再看到这栋建筑恐怕会连眼睛都亮了起来吧。
可能你会觉得那些设计都离我们很遥远,大师们离我们很遥远,可是我想给你看的这张,是我某天下午在公司远眺休息的时候拍到的照片,在一个疲惫的下午,是这样的阳光让我整个人又重新活过来了。
现在我们试试看能否分类分析建筑里光线的设计
在功能上的光照要求都已经满足的前提下,分类讨论光线的设计
光的分类:
直射光: 让光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形态落在什么位置上?墙/一片水池/地面/台阶/雕塑/穿过剖面或平面抵达另一个空间等等
[Canova Museum, Carlo Scarpa, 1955-1957]
[Museum of Roman Art, Rafael Moneo, 1980-1985]
漫射光: 让光通过弧形屋面/墙/水面/透明材料等等的反射/透射到整个空间/空间某个位置,营造某种氛围。
[Centro Gallego de Arte Contemporánea, Álvaro Siza 1988-1993]
人造光:照明设计,灯光设计
操作:
开洞:小孔/深的洞口/长窗/纵向条形窗/天窗/缝隙等等
[Kolumba Museum, Zumthor, 1997-2007 ]
[未建成, Campo Baeza, 1996]
[“这个开满小孔的天花板,像阿尔罕布拉宫的浴室那样,投下倾盆大雨般的阳光”]
[阿拉伯古浴室]
[Escuela de Arquitectura de Oporto - La biblioteca, Alvaro Siza,]
材料反光: 水面,浅色、彩色的墙面等等
[Casa Luis Barragan, Luis Barragán]
[Convento de las Capuchinas ,Luis Barragán]
材料透光: 透明/半透明玻璃,薄的石材,新型材料等等
[St.Pius Church, Franz Fueg, 1966]
灯光/空间:
光要和空间配合,和建筑师想要给人的感知有关,神圣的/神秘的/开放的/私密的/舒适的/不想让人久留的/等等
暗的空间:微弱的光烘托/用流线上其他非常亮的空间对比/室内外亮暗对比/空间重点部位照亮等等
[Kolumba Museum, Zumthor, 1997-2007 ]
[Iglesia de Iesu, Rafael Moneo,]
亮的空间:承托和反射光的面的形态
[Iglesia en Marco de Canavezes, Alvaro Siza,]
[Centro Gallego de Arte Contemporánea, Álvaro Siza, 1988-1993]
亮/暗的节奏:
一个空间: 光均匀分布/空间尽端打亮或变暗/光有节奏的分布/强调空间某一个重点 等等
整个建筑: 流线上不同空间,不同明暗有秩序地组织/ 同一个透视位置上亮和暗的空间的对比
来看一些作品:
台湾水月寺
这个设计是个典型的用光的例子,金刚经(记得好像是金刚经)的经文被镂空刻在墙上,阳光把经文照射进室内,金色的经文仿佛在隐喻金刚经的字字珠玑,禅意与意境,不言而喻。
路易斯·康
如果说探讨光和建筑设计,那么路易斯·康是不得不提的,而金贝尔美术馆又是康的建筑作品中一例用光绝妙的典范。
康的脸上有幼年时留下的疤痕,那是缘于他一次太过关注炭火明亮的色彩而造成的事故,可能,康对于光线的迷恋,从很早就开始了。
路易斯·康(Louis I.Kahn)的金贝尔美术馆(Kimbell Art Museum)
如光滑丝绸般的混凝土
在美术展览馆这一类建筑的设计中,如何去控制自然光线是尤其重要的,也往往是建筑师们的一个最主要的挑战。既要保证室内的照明需求,给艺术品增添亮色,又要保证没有破坏性的紫外线照到它们。而金贝尔美术馆所在的德克萨斯州沃思堡地区,太阳光充足而强烈,这是康面临的问题。
应该说,康在金贝尔美术馆的设计中,遇到了一位理想的业主——理查德·布朗,他同时也是美术馆的首席执行官。他们共同认为,在金贝尔的设计中,自然天光应作为主要的采光光源。更进一步说,在康的理想中,美术馆应是一个光和结构统一来定义的空间。
在金贝尔美术馆中,康设计了一种类筒拱形屋顶的结构,并让光线从天窗进入。实际上,这个似拱非拱的结构其实更趋向于弯曲梁,纵向跨在柱间。结构决定的曲线是一条轮转曲线(滚动圆周上一点的轨迹、亦可称摆线)。
光线通过轮转曲线拱顶中央的狭缝进入,照亮了屋顶银色的混凝土,大部分光线经过反射板的反射到拱顶侧面,同时有一小部分光线透过反射板,不致使反射板背面过暗,这样整个拱顶成一发光面光源,也给室内空间带来了适宜的天然光。这种采光结构,被康称之为“滤光器”。
剖面——轮转曲线拱、天窗和人字形铝制曲面反射板的单元
采光方式剖面的示意
康自己在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一次演讲中说到:“我正在德克萨斯设计一座博物馆,在那里我感到自然光的作用下混凝土拱的室内光线会有银的质感……这种光感会均匀地洒在室内而不是直接落在展品上,同时让人舒适地体会到自然光线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村老师在一次讲演中,谈到这个房子时将这种银的质感说成是“丝绸般的质感”,我觉得也是比较恰当的。
混凝土这种银(丝绸)般品质的展现更重要的不是源于它本身的光滑,而是因为在这样的光线下,才获得了银(丝绸)般的质感。因此,建筑设计中材料的特质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被展现这件事是尤为重要的。
于是,结构、材料、光线和建筑,在这个房子里融合的恰如其分。让你觉得这一系列的设计是多么的自然和巧妙,水到渠成,丝毫没有做作和多余。
康曾经说,并非所有房屋都属于建筑艺术,自然光是唯一能使建筑成为艺术的光线。虽然苛刻,但这应该成为当今建筑师们的一个理想。虽然,职业的成熟也许带来理想的黯淡,但没有理想,我们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来源 | 知乎 责编丨李杰
输入以下 关键词 ,回看中照网现场直播
直播 | 标准发布 | 挂牌仪式 | 设计大会
更多内容,请点击菜单栏: 活动直播!
树立中国照明行业权威
最新活动
往届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