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墙的故事

嘉成照明 · 2016-06-30

在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时期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建筑要素往往被后来的研究者所忽视,那就是:灯光。由于看待建筑空间的眼光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现代主义建筑也在某一个阶段开始利用灯光做起文章。最早由理查德·凯利与菲利普·约翰逊共同创造了“光洗墙(Lightwashing)”这种手法,来赋予空间全新的定义。

图: 理查德·凯利(Richard Kelly)&菲利普·约翰逊

垂直面照明主要使用的方法有四种:洗墙、擦墙、墙槽、内透。我们来一一解读。

一. 洗墙 wall washing

顾名思义,这里指的“洗墙”,就是用光如水般把目标对象的墙面洗干净!墙面照得很均匀,适合较为光滑的墙面材料。或是墙面有装饰物,需要均匀照亮,而不希望有强烈的阴影效果。

经典举例:

理查德·凯利和菲利普·约翰逊的合作在西格拉姆大厦的设计中达到了巅峰,被建筑论坛杂志曾将其誉为“有史以来在灯光使用上最好的建筑之一”。在设计过程中凯利提出了一个如今被我们视为建筑灯光设计中里程碑式的概念:灯光之塔(Tower of light)。也许在今天看来这样在夜晚灯火通明的摩天大楼已经屡见不鲜,但它们的设计手法很大程度上都来自菲利普约翰逊与密斯的西格拉姆大厦,或者说凯利的灯光设计。

在西格拉姆大厦中,凯利与约翰逊共同首创了“光洗墙(Light washing)”这个概念,即用多个隐藏的光源组成一组泛光,将墙面均匀地照亮。结合粗糙多孔的石灰岩材质,产生了非常干净雅致的效果。

图: 西格拉姆大厦&室内洗墙效果

石灰华(一种石材)以不同的方式被恰到好处地照亮,方法包括常见的洗墙、打光以及射光,制造一个明亮的、二维化的墙面,让建筑空间被其明亮的边界轮廓清晰地显现出来,使走廊看起来宽敞,可以说,灯光设计支撑起整个建筑,将此建筑的标志--墙面石材,凸显得淋漓尽致。

图 :墨尔本,柯林斯街171号大厦入口

光洗墙这个均质化的概念结合国际主义的思想完美地被应用其中。其均匀的照度,让墙壁更加轻盈,让空间的定义更加明确。

图: 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垂直表面的照明重新定义了建筑结构,提升了整体明亮的印象。有效的提升了视觉舒适性。

图 :东京国际会议中心

仅有垂直面照明的空间,为什么没有下照的水平面照明?因为这样足够让观者舒适地观展,同时清晰辨认空间与人面部表情。

图:瑞士Art Museum Bern

洗墙照明选择与安装

洗墙照明所用的光束角一般稍宽。常用可调节照射方向的灯具,或不可调节方向的偏光灯具。打开嗖嗖选灯,在洗墙灯类别下可以很快找到适合这种应用的灯具。洗墙照明灯具的安装位置离墙距离稍远。一般建议离墙面的距离是被照墙面高度的 1/ 5到 1/3。洗墙的黄金比例为3:1。

二. 擦墙 wall Grazing

擦墙与洗墙最大的区别在于擦墙更强调受光面材质本身的质感。而“擦”的方法,无非是将光源或者窄天窗安排在离受光面尽量近的地方,用最小的角度把光擦上去,利用平面本身的凹凸纹理制造出独特的光影效果。这个方法即便是对付很平整的墙面,例如抹平的水泥墙,也同样有效。用建筑评论常用的词语说,就是会产生丰富的戏剧性(drama)。

经典举例:

依赖高度纹理化的表面,例如凹凸不平的砖墙,或者上图这种呈现某种立体样式的墙面,产生光与影的激烈碰撞。当客人顺着墙走下楼梯,仿佛看到波涛起伏,海燕在翔集(“仿佛”在这里意味着艺术的抽象性,也是浪漫的源起),而发光的灯具也被吊顶很妥当地掩藏住,不会跳出来煞风景。这个例子不仅解释了擦光手法,还解释了什么是建筑学中的“戏剧性”。

图 :纽约Blue Fin餐馆

建筑师将这种隐藏光源手法所带来的神秘气氛做了进一步的发挥:他们把自然天光和照明灯并列起来,这样不管白天还是夜晚,人们都能看见这面被光擦过的斑驳的混凝土墙。比如上面这张照片,根本分不清是自然光还是人造光。

图 :伊斯坦布尔Sancaklar清真寺混凝土内墙

这种墙面如果使用洗墙法,均匀照明将失去墙身的阴影和立体感,那就没效果、浪费钱了。这时,需要使用“擦墙”照明法。

图 :意大利三维立体瓷砖

擦墙照明选择与安装

擦墙照明灯具的安装位置离墙距离很近。一般建议离墙面的距离与被照墙面高度的比例小于1:5。

三. 墙槽照明 Wall-slotlighting

但无论是洗墙还是擦光,这两种手法都只能制造一个明亮的、二维化的墙面。在擦光的基础之上,后来又有人做了一些改进,成为了一种被称为“墙槽照明(Wall-slot lighting)”的新手法。这种手法不再追求整面墙的照明,而是把照度限制为一条明亮的窄缝。这让天花板变得仿佛一个悬浮物,也让建筑空间被其明亮的边界轮廓清晰地显现出来。墙槽照明改变了人们对一个室内空间的观感和理解——它不再像国际主义强调的那样,是一个体积,而是变成了支离破碎的面。隐藏光源所带来的神秘气氛被这种手法进一步发挥到了极致。

经典举例:

用一条明亮狭窄的分界光线让不拘泥于工整造型的天花被烘托为一个悬浮物,也让建筑与空间被轮廓清晰地显现出来,改变了我们对室内空间的观感和理解。

图 :某个私人会所中峡谷状的墙槽灯

四. 内透照明 Wall-slotlighting

当然革命性的技术总会出现的。自发光墙面,不再纠结于隐藏光源的游戏,半透明的墙体背后藏着无数个LED。它不仅可以动态变幻各种色彩,纹理,亮度,从而模拟任意一种质感,更重要的是还能结合影音技术变成一个互动性媒介。建筑中的光与墙都不再是静态的实体,而是变化的,或者包含大量信息的,甚至可以随着人的动作改变样式的“空间存在物”。这会彻底改变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的认识。

经典举例:

LED光点嵌入墙面穿孔板,好像墙面自身在发光。光的亮暗、形式还可以随音乐、人的走动等关系进行互动。

图 :慕尼黑O2 Uptown 总部, LED墙

墙面与自发光灯具的完美结合不但提供了餐厅基础照明,减轻了繁杂的空间。在增加空间整体感的同时,还能传达出内在的信息。

图:印度孟买Rakabdar餐厅

立面灯光和建筑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引用建筑师周源的一段话做结尾:

"灯光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理查德·凯利的结论。有了灯光设计,人们才终于清晰地认识到建筑空间的可塑性。凯利在这之中居功甚伟,甚至被誉为“建筑灯光设计之父”毫不为过。

而灯光设计在我们所能看见的绝大多数建筑设计中是缺位的,甚至连同室内设计、环境设计等等,都被很多人(甚至从事这个专业的人)视为与建筑设计相互无关的东西。这导致了很多原本优秀的建筑设计却被糟糕的室内、灯光设计严重拖后腿。在塑造一个建筑之时,“光”究竟应该在一个怎样的地位上?“采光”仅仅意味着开一扇窗子吗?书落至此,希望能给有志于改变现状的人们带来一点启发。

本文资料来源于嗖嗖选灯,嘉成照明 JC Lighting 为您编辑转载,尊重原创,转用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吐血推荐

嘉成 RADO 系列

多种功率,尺寸,颜色供选择

色温/CCT:3000K/4000K

显色指数/CRI:Ra≥80

流明/Lumen:2000lm

额定功率/Power:19-42W

灯体尺寸:85mm,100mm,118mm

光束角/Beam Angle:15°、24°、36°

可选颜色/Optional Colors:RAL9004黑色、RAL9003白色、RAL9006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