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光电周观察:厂商主攻车用产品市场 LED厂强化车头灯实力
中国之光网 · 2016-06-22
2016年台北国际光电周于6月中举行,中国之光网本次展观察,LED及显示器零组件业者主推出车用产品,且布局汽车相关供应链,欲摆脱一般照明及显示器背光红海市场。
2016“台北国际光电周”结合了国际光电大展、平面显示器展、LED照明展、精密光学展、太阳光电展,以及纳米科技等六大展,并开辟车用光电、生医、3D列印、前瞻学术、雷射与真空技术等6个展区,加上同期举行的植物工厂展,使得光电科技不仅跨足农业、医疗、传统产业等,也搭上了物联网与车用光电的跨领域列车。
随着光电产业进入转型,物联网、车联网、绿能、健康照护等跨领域整合应用成为业界关注焦点,也被业界视为带动光电产业转型的新契机。此次在以光电应用为主轴下,2016“台北国际光电周”特别增设“IoT车用光电专区”。
台湾作为全球LED生产重镇,原本由背光及照明二大应用引领,但近年来背光市场渐趋饱和,而LED照明价格竞争激烈,业界获利挑战更趋艰难,促使各家大厂纷纷积极展开布局,尽管车用LED产品导入验证的时间虽然较长,但技术门槛较高,将有利于台厂发挥稳定量产及领先技术的优势。
来源: DIGITIMES Research
业界指出,车用LED元件市场近年来成长显著,目前车内LED光源应用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7~8成,而车用头灯采用LED比例也逐渐增加,尤其是LED朝小型化发展下,对于车头灯的设计将更具弹性,不再仅是着重于照明功能,也进一步扩展至智能型矩阵式照明、搭载摄影机及感测系统强化行车安全等。据DIGITIMES Research预估,到了2020年车用LED头灯渗透率将较2015年成长至3倍。
目前汽车导入LED光源应用的比重有很大差异,其中,最为成熟的日行灯及影音设备的渗透率已达到近100%;而尾灯、转向灯、车内灯等部位的导入比重介于30~50%之间,由于产品单价高,多半导入于于中高档车款。
被业界视为最大成长动能的LED头灯,目前渗透率最低,估计仅约5%,由于与行车安全的关联密切,且信赖性要求高等,全球汽车大厂的头灯供应链多半以欧洲、美系或日本LED大厂为主。
关于LED头灯,欧司朗光电半导体Allen Zhu表示,不论是矩阵式LED头灯或是DLP技术智慧头灯主要为驾驶者带来安全性与舒适性,未来仍以LED封装为主。未来头灯产品的要求,在近五年上使用三个LED就可达到1000lm。高分辨率的产品包含DLP与Micro AFS,目前正在进行开发。
台LED厂作为后进者,将可望抢攻改装或维修的车后市场(Afer Market),而新兴国家的汽车市场也是各家抢进的重点区域,业者看好,若能在车前市场(Before Market)供应链中被采用,将可与客户(车厂)维持长久的供货关系。
全球LED大厂日亚化看好车用LED市场的发展潜力,日亚化指出车用LED市场将成为最后一块尚未被陆厂攻陷的“净土”,近期持续按照计划顺利推展,预计2016年车用LED将预期将有24%的年成长。日亚化并表示,2015年车用LED产品占营收比重18%,照明应用约占20%,背光应用约占36%,预计2016年车用LED的营收比重将可突破2成。
目前有多家台系大厂抢占车用市场也陆续取得亮丽成绩,在LED照明导入汽车趋势下,电子大厂光宝在全球车用照明市占率约近10%,并预计于2016~2017年将可望挑战全球市占率20%的成绩。
光宝指出,2015年车用相关产品营收已逾新台币100亿元,相当于5%的营收比重,且目前全球一线车灯模组厂约有80%为光宝的客户,在客户订单明确下,内部已订出目标,预计在2018年提升至10~15%的营收比重,呈现三级跳的倍速成长。
LED厂隆达将2016年视为切入车用LED市场的元年,其车头灯的高功率LED封装产品已获得第三方单位德凯宜特的可靠度测试,正式取得AEC Q101的车用认证规范,近期也陆续推出2款头灯模组计,分别可应用于列车头灯与汽车头灯,并采用自行开发的光学及光源模组,其可靠性、光型及亮度均通过相关法规验证,从第2季起开始接单生产。此次台北国际光电周LED展,隆达展出了一系列LED平板灯具,以及车用、照明与UVLED元件模组。
LED大厂亿光也将车用市场列为未来成长重要动能,其铜锣新厂就锁定于车用产品,预计将分3期投资,第一期将于2016年进入量产,以车后市场与汽车原厂双线并行,而亿光旧厂在售后市场、汽车原厂上均已经通过认证,估计亿光2016年车用LED应用营收比重可望从4%增加至6%,预计铜锣新厂正式投产后,可望于2017年带来营收贡献。
LED晶粒大厂晶电也指出,2015年车用领域占四元产品比重约9~10%,预计2016年将可升至13~15%;至于新世纪光电则力推CSP产品导入车外LED照明,并从第2季起增加至4家大陆车用客户。
据市场估计,2020年时全球汽车LED照明市场将达70亿美元,复合年成长率超过18%。其中,车外照明包括车头灯、方向灯、定位灯和雾灯等应用将快速成长,尽管目前车外LED照明的渗透率低于15%,相当于1.21亿美元,但预计2020年时市场规模将可望成长至22.9亿美元。
结合光电技术以满足车辆驾驶的安全性、舒适度、高效率等需求的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已成为汽车科技工业发展的趋势。而其中车用照明朝向智能化、先进光源设计及搭载昼行灯相继纳入各国法规。2016台北国际光电周“IoT×车用光电专区”,结合光电技术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相关厂商有奇美车电、怡利电子、台湾松下电器、凯锐光电、合盈光电、橙的电子、及至微机电、长园科技等。并汇集台湾LED上中下游车用照明产业供应链厂商展示,如隆达电子、光宝科技、台湾彩光、茂林光电、咸瑞科技、佳欣光电等。
根据光电协进会(PIDA)统计,2015年台湾光电产业总产值达1兆9,133亿新台币(约600亿美元),占有全球光电产业约10%左右,但近年来显示器产业的成长进入平原期,仅靠产能规模将难以提升附加价值,车用以及光电产业的结合将可望带来相辅相成的加分效果。
业界看好,智能车(Smart Car)结合光电技术将是未来趋势。以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来说,中央资讯显示器(CID)将会朝整合车内所有资讯显示功能。据市调机构IHS统计2015年车用显示面板的市场为1.18亿片,较去年33.6%,预计2020年可达1.68亿片。而CID的重要元素之一是抬头显示器(HUD),据估计至2020年将会形成1,000万具市场。
同期展览:“植物工场暨农业设施展”聚焦高端技术与产业化
透过可控制的环境之下种植作物已经不是大新闻,但如何种植户外露天种不出来的植物,提高其中的有效成分才是值得关注的议题,例如低钾蔬菜、高铁蔬菜,及增加二次代谢物等有效物质之促进。此外,调控作物口感(如增加甜度、提高脆度)、减少植物的生长周期亦为植物工厂可调控的。据PIDA统计台湾全环控植物工厂建置的数量已达130多座,产能全开情况下作物的年产能达2,000公吨。
“植物工厂暨农业设施展”参展厂商包含景泽生物、丽莱登、诠兴开发、铭祥、庆声、庭茂、葆磬、大地工业、王信记塑料等。为抢食植物工厂商机,台湾多家科技大厂也已布局植物工厂建置与推广。
金仁宝集团创立金宝生物科技,并在新北市深坑区建立植物工厂,从事技术开发并量產无毒蔬菜,现在更积极导入高端中草药作物,如北冬虫夏草,及牛樟等,以期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植物工厂。
继金宝生技等多家科技大厂的植物工厂之后,中部的景泽生技,也已完成旗下台湾11处,及大陆3处的植物工厂建置案。另景泽也刚获长荣空厨订单,预计今年再盖3座大型植物工厂因应。景泽生技总经理谢惠景证实,刚承接的长荣空厨订单,主要供应17种蔬菜,今年客户需求量目标,每个品项平均每月需求量1,000公斤,合计每月达17公吨。
欣兴电子已成立植物科技事业处,并在桃园县山莺路设置植物工厂复合式餐厅;台达电内湖总部的2楼,也有1座小型植物工厂。
此外,太极光光电拥有全球首创Hybrid COB LED技术与多国专利30余项透过专业整厂输出技术,目前已协助客户种植的作物,包含有莴苣叶菜类、五谷、中草药,更与中国农业单位进行合作,且在湖南与经销商「好自然」成立「湖南旗舰厂」。此外,太极光2厂的扩建案,也将在8月底在台湾亮相。
关注我,照明资讯每日随行!分享优质权威照明资讯,在照明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携手前行。
中国之光网旗下专业在线照明培训云平台正式推出,全新教育服务模式邀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