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观察丨广州国际照明展的红利与挑战
狂飙照明网
·
2016-06-20
今年的广州国际照明展跟往年确实有了较大不同,除了国际巨头的集体缺失与智能照明的强势崛起之外,还有很多让人感慨万千的思索。
今年的广州国际照明展,比最高峰期的22.5万平米参展面积萎缩了3万平米。它似乎预示着,传统经营模式从销售到展示到传播都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我们不能说所有传统模式都会灭亡,但变革对这个时代的影响确实非常巨大。无论是销售模式还是消费习惯,在今天这个时代,都受着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冲击,照明的各个领域也毫不例外。
全球经济的下滑,无论是对制造业还是销售业,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经济危机的阴影笼罩在全球上空,人们的收入在巨额缩水,消费力在全面下降。反映在照明灯饰行业,就是企业规模和销量的巨大萎缩,很多人开始感觉到经营起来非常吃力。反映在展会上就是,参展企业减少不多,但参展面积萎缩很多。当然,我们看得出来,目前只是受影响了,但并不是很大。但明年呢,或许影响会更大?
我们在展会看到参展企业的一种集体迷茫。展什么产品?很多企业似乎已经不知道了。他们心里发虚。不像以前一样,无论展示什么,展位前都围着一圈人,似乎客户的层次无限地多。现在是,参展企业的产品无限地接近,要找出差异化的东西已经非常困难。即使是智能化产品,也能找出一大堆同质化的东西。
LED时代,同质化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
好在,智能产品还有轻微的差异化,还有大批企业还没有跟上来,还存在技术上的层次感,给人有可以呼吸的余地。
一些企业开始探索照明的“非照明化”。比如把照明用于农业生产,用于生物杀虫,用于医学治疗或保健,甚至用于给“植物供氧”。无疑,这些都让人看到了新技术、新应用的希望。但只是萌芽,并没有形成风口。
谁是你的客户?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参展商心里越来越没有底。不像以前,自信爆棚。专业买家和专业观众越来越不知道自己该看什么?该买什么?该卖什么?
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感弥漫着整个行业。
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助感弥漫着整个行业。
一种前所 未有沮丧感弥漫着整个行业。
这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现状。
这种时候,行业尤其考验着企业的心智和耐力。市场空间永远不会消失,大不了非正常萎缩或周期性涨落。差异化永远存在,产品定位永远存在,品牌识别永远存在,竞争永远存在,只不过,鹿死谁手要由时间来界定。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2016广州国际照明展,另一些红利非常瞩目。比如,你不用提着大袋小袋的资料满场走了,只需要扫一下二维码,客户的资料已经可以一览无遗;你也不必兜着大兜名片,一个名片全能王软件可以让你把所有客户装进手机里。那些漫天飞舞的单页、那些厚厚的产品目录、那些堆满展场的各类宣传品,除了宣泄存在感,除了满足一部分人的特殊嗜好,除了可供研究使用,似乎没有了更大的用途,几乎都成为了人们争先恐后抛弃的负担。
从这一刻起,已经是一部手机可以打天下的时代。以后的展位,可能更多是多媒体演绎的竞技场,是体验展示场,是接待客户谈天说地喝咖啡的地方和纽带。
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另类展示方式。
黄河
Huang He
狂飙传媒集团总裁、世界照明时报、世界照明网总编。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照明灯饰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照明灯饰产业联盟秘书长
照明传媒第一人,被称为“行业教父级”的专家,出版专著《忠告中国照明行业》。
行业资深观察家,全球年度照明灯饰行业流行趋势发布者。
行业资深营销策划专家,尤其擅长企业战略规划、营销策划、项目整体宣传、招商,是江西新干县人民政府产业顾问。
OTO理论与实践两栖专家。
来源:世界照明网
凡本微信(Lighting163_com)注明“来源:狂飙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狂飙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微信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