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媒环境下的品牌塑造
中照网 · 2016-06-17
2011年,李开复写了一本书叫《微博:改变一切》,李开复在书中说:“在微博时代,如果你有100个粉丝,就相当于办了一份时尚小报,可以在朋友圈子里享受被尊重、被阅读的乐趣;如果有1000个粉丝,相当于一份海报;如果有1万个粉丝,相当于创办了一家杂志;如果你有10万个粉丝,相当于创办了一份地方性报纸;当粉丝数增加到100万,你的声音会像全国性报纸上的头条新闻那样有影响力;如果有1000万个粉丝,你就像电视播音员一样,可以很容易地让全国人民听到自己的声音。”
2013年,有个叫程苓峰的媒体人,开始在他拥有六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平台上顺便卖广告,一个月收入6万元,最高时一个月是20万元,而他所花费的,就是花三个小时工作,写了几篇文章,然后发送给他的订阅用户。
而这两种形态,正随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成为自媒体最主要的形态。而对企业来说,许多年前企业还在印制传统的纸质刊物,而现在几乎每一个知名企业都开始使用微信平台作为媒体,向用户传递着最新资讯与商品信息。
什么是新传媒环境
从字意上解读传媒就是传播信息的媒体,新传媒就是利用新的技术渠道进行信息传播的载体。那就不难看出,所谓的新传媒环境就是当下我们看到的除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路牌到现在的电子应用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下的网站、微博、微信……电子传播方式改变了信息沟通的时间和空间。
所谓的新传媒环境是企业自身把他想复杂了,对于品牌传播来说,和用户接触的渠道越多越好;而对于自媒体本身来说,用户的需求及行业竞争的进化必然会经历新传媒环境,而且从商业发展来看,新传媒环境从媒体传播概念形成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未来各种各样的传媒方式与载体还会发展与演进,作为品牌经营者来说,传媒环境的发展更是有效促进商业竞争的公平进程,这难道有什么不好吗?”
什么是品牌
关于品牌的解读有很多种,有最直接的说法就是商品品质加市场服务,有人说品牌就是广告传播知名度,也有人说品牌就是就是忽悠用户的一个幌子……各种各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品牌解读自有不同。
品牌商诞生(名称),设计商标,对应产品或服务,进行媒体推广告知,进而销售,再生产产品或服务,再宣传和推广。继续产生销售如此循环,大家到发现,哦,品牌原来最重要的就是宣传,于是乎媒体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就不难理解每年标王的产生。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我只想到传播,却忘记传播什么?所以我不得不说,大家理解的品牌仅仅只是表面,而深层的意识是要把品牌商的产品或服务销售到目标用户,从而转化成效益。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是品牌塑造,可很多企业认为这是营销,用尽各种方法,学习各种技巧,甚至坑蒙拐骗全都用上,最后发现企业越走越远,越远越小,最终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中。
说道底,品牌就是消费认知,而消费认知不是你怎么说他就怎么认,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法从消费认知出发从而调整企业轨道的过程就是品牌管理,最终得到的消费认知与企业目标一致的结果就是品牌,品牌是策划出来的。
新传媒环境下的品牌思维
不论新传媒环境可不可怕,它始终存在于我们商业现实中;不管品牌是如何解读的,它终究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面对自媒体环境,品牌何去何从:
1、认清新传媒环境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新传媒的发展绝不会就此而终,未来的环境只会更加复杂和多元,但我们要从多元的空间找到共性的原理。对于新传媒的原理永远不会改变,因为新传媒因人而变,人本如常。在人性的纬度里爱好、职业、性别、层次、文化、信仰等因素都将以扎堆、圈子的形式变现为群体。
2、认清自身品牌 ,群体效应的本质就是参与,我们想塑造什么样的品牌,让什么样的人群参与,这就是所谓的品牌定位。而认清自身不仅仅只是定位,更重要的是我们曾经有什么?现在有什么?将来会有什么?目标群体正在需要什么?关注什么?喜欢什么?未来会变化什么?不是一味附和消费,而是让自己的最大能量与目标群体生活步伐一致。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对于品质、品味、积极的追求是社会向上的必然,对于品牌这也是不变的通道。
3、合理运用新传媒 ,新传媒是加速沟通的最佳通道,而商业的本质就在与沟通,学会沟通不仅是做人的常识更是商业的真谛。新传媒环境下,每一个信息的来源都蕴藏着沟通的欲望,而沟通的内核就是让对方说。所以新传媒环境下的第一要求就是互动,而互动的背后是良好的内心反应,这种反应正来源于体验。你看到一条信息给予回复,是基于你对信息好坏的评价。而在新环境下我们赞一条信息除了内容本事更多还是评价信息发布者个人本身。
所以在新传媒环境下还不得不思考到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就是品牌沟通已经从平面转向立体,也就是说评价一个品牌的因素除了产品本身还会涉及文字内容、发布者个人等因素。此时此刻,我们突然想起国家要构建个人信誉体系的意义了,品牌转化已经在走向个人化,未来的商业考验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品牌经营、管理、使用者的信誉。
总结:
在这个新传媒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玩转品牌营销、扩大企业自媒体的影响力,成为企业营销的关键。
首先,企业要有创新的整合性思维,实现不同媒体平台之间的互动。在进行品牌塑造和营销时,既要发挥传统媒体资源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在受众覆盖广度深度方面的优势,又要针对潜在目标和客户,充分发挥自媒体平台如网站、微博、微信、APP在精准度和时效性方面的特性,根据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受众定位、不同发展阶段来调整自媒体策略,形成“传统媒体+自媒体”的整合性传播模式。
文 | 中照网 责编丨谢建群
输入以下 关键词 ,回看中照网现场直播
直播 | 标准发布 | 挂牌仪式 | 设计大会
更多内容,请点击菜单栏: 活动直播!
树立中国照明行业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