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说Display
LED新型显示产业智库
关注公众号
基恩照明董事长陆章:古建照明将是夜景照明的重要方向
华强LED网 · 2016-06-17
作为照明行业里的“土八路”,南京基恩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陆章在业内还有一个外号叫“陆大炮”,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讲讲话可能就要放炮”。比如说到他熟悉的古建筑照明时,他表示:“古建照明的用光,有绿者俗,用黄光必然是浑浊的,用绿色和紫色光肯定是瘆人的,用彩色动态光肯定是毁掉的,而我们行业内用彩光的人太多了。”在2016广州光亚展上,“陆大炮”除了“放炮”之外,还和我们聊了聊“诗和远方”。
基恩照明董事长陆章:古建照明将是夜景照明的重要方向
基恩照明董事长陆章
古建照明将是夜景照明的重要方向
在业内人的印象里,基恩一直在古建照明方面做得较多,陆章表示有几方面原因,首先,他本人是从古建照明入门到照明行业的,而且他女儿研究的专业就是古建照明,作为老爸,想为女儿寻找课题。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陆章认为,古建照明将会是以后夜景照明的一个重要方向。
前几年夜景照明非常热,但陆章一直认为做不长,因为很多建筑没有做夜景照明的价值。比如居民楼,白天看去就没什么美感,而且居民本来住着挺舒服挺安逸的,弄几个灯去照得闹哄哄的,既难看又劳民伤财。而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和地标建筑,陆章认为应该照,因为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发展轨迹,做好了城市会有自豪感和归属感,但遗憾的是,很多城市的地标建筑几乎都是玻璃屋。做照明的人都知道,玻璃是照不亮的,所以楼盖得再漂亮也没用。因此,陆章的结论是,以古建筑为代表的特色建筑将是城市夜景照明的主角。
中国很多古建照明把建筑毁了
对国外的古建筑照明,要研究的话,陆章认为还为时尚早,甚至可能将很长时间都不会涉足。一是因为基恩对国内的古建筑还没研究透,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更重要的是,中外的古建筑照明差别太大。首先从古建筑本身来说,中外古建筑的结构特征和美感元素完全不一样。比如欧洲的古建筑美感主要在墙面,而中国的古建筑的美感主要在檐头,中国古建筑的墙面非常简单,有的是空的,有的是白墙,有的是青砖,所以用中国古建筑的照明手法去照国外的建筑肯定不行。
陆章表示,做古建筑照明,照明手法和效果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历史属性和文化属性。欧洲文化和中国差别太大,所以同样是古建筑照明,这却是两个几乎不相交的课题。陆章指出,中国现在有古建热,很多地方都在建造成片的古建筑群,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几年很多古建照明把建筑给毁掉了。
差的斜拉索桥照明就是没有翅膀的鹰
其实除了古建照明,基恩在其它照明领域也颇有研究,此次展出的新品中最典型的就是一款斜拉索专用投光灯。陆章介绍,斜拉索桥是在世界范围内很普及的一种桥梁,它的建造成本不高且容易建造。人们一般认为它只是个简单的造桥技术或建筑技术,其实不然,它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是现代数学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研究成果,所以这种桥是很现代的。
基恩照明董事长陆章:古建照明将是夜景照明的重要方向
基恩照明的斜拉索专用投光灯
然而,在陆章看来,在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几乎没有一条斜拉索桥的照明做得好。简单来说,斜拉索桥中间是一个塔,两边用两排拉索拉着,桥的美感就在一条条斜拉索上。如果夜间照明不把斜拉索照亮,只照塔或者只照桥上的话,用陆章的话来形容“就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鹰”。陆章还详细说明了斜拉索照明难在什么地方,他解释道,拉索长度一般在一两百米左右,国内所有的斜拉索桥的拉索直径一般在80mm-200mm之间,很细,所以照明非常困难。陆章介绍说,在LED时代以前,最优秀的追光灯的散射角是8度,他简单计算了一下1度角时的数据。如果把灯装在拉索的根部向上方照,130米长的拉索,灯光照到顶的时候,光已经离开拉索距离2.3米了。所以再好的灯也只能照亮一段,远了根本照不到。现在LED时代到来了,LED良好的控光性为照亮斜拉索提供了条件,但问题又来了,灯光如何才能均匀的分布在一根装好的斜拉索上?
陆章介绍说,其实斜拉索灯最大的难点不在于灯具和安装,而在于调焦,之前计算过1度的偏差距离就有两三米。很多时候,安装灯的角度已经对准了,但可能拧完螺丝一松手,1度角就跑了。而且就算安装的时候调得很准,桥上的车流轰轰的开过去,可能半个月以后,1度角就不知道偏到哪去了。所以这个灯最大的难点在于要有0.1度等级的调整精度。而且调整好固定完之后,一般的外界影响不能影响到它。陆章表示,基恩的这个灯的调校机构是螺纹调校,螺纹调整的精度可能达到0.01度。
基恩的优势就是过往经历的教训
陆章介绍,这次展会上基恩的新产品整体反响不错,但其实绝大部分产品其它厂家都有。基恩的产品和他们的区别在细节上,细节的差异造成了整个产品的感觉的差异。最典型的就是基恩把所有的灌胶产品全部淘汰了,这是在几年的工程试验中得到的教训。并不是说灌胶产品不行,或者不能用,只是感觉出问题太多。所以从产品细微变化的角度来说,产品是新的,但产品自身是老的。因此陆章笑言,基恩产品的特点是,有特点也没特点。
陆章表示,灯具制造确实需要技术,但并不是说有多难,只要认真做就可以了。认真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照明工程和用户真正需要什么。只要想到了、知道了,谁都做得出来,归根到底就是认真二字。陆章说,如果说基恩有优势,那就是有过太多的教训。基恩以前在照明设计、照明工程领域做了二十多年,尝够了酸甜苦辣,上过当也吃过亏。带着这些经验进入灯具制造行业以后,就很清楚照明工程需要什么。基恩以前吃过的亏就是广大工程商吃过的亏,基恩遇到过的困难他们也同样遇到,所以基恩的优势就是这些。像人生一样,苦难是财富。
关于“见光不见灯”与“光文化”
融合是基恩的理念,要让灯具融入建筑,而融入建筑意味着融入环境。在照明行业里,大家一直说灯具设计和照明设计要追求见光不见灯,但陆章认为,见光不见灯是不够的,见光有时候比见灯还要糟糕,比如眩光,是刺激人们眼球的光。真正好的夜景照明应该是见物不见光,人们看到的只是被灯光照亮的物体,而没有看到光,这才是真正好的照明。最好的照明应该是灯光和灯融入环境,融于无形,即没有照明的照明,让人们感觉不到照明的存在。就如同中秋赏月,赏的是月光下的景色。照明应该在环境中融于无形。
对于照明体现文化这一点,陆章表示不太认同。他不太赞成“光文化”这个提法,他认为,光没有文化,照明也没有文化。所谓照明的文化只是在照明设计的时候要兼顾考虑到建筑环境的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照明设计一定要使光环境与文化属性相融。照明本身创造不了文化,光本身也解决不了文化问题。
最新活动
往届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