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大促”将至|这一次,有多少单会是刷出来的?
大照明
·
2016-06-16
6月18日,天猫、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将火热启动“6·18大促”,从天猫、京东、苏宁官网可以发现,各大照明品牌商家也已蓄势待发,等待消费者来“抢!抢!抢!”。在此,有行业人士指出,电商下单量每年都保持高速增长,但究竟有多少是“刷”出来的?
早在5月17日,淘宝宣布继续升级“打假装备”,对侵权商品从被动受理继续向主动管控领域延伸。5月5日,消息,淘宝网出售假冒商品相关规则及实施细则变更正式生效。3月15日,淘宝等多家电商平台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刷单内幕。淘宝假货防控项目组负责人明轩表示,本次新规发布最大特点是以往得先有品牌方来投诉,我们才能处理。如今是我们主动进行管控。而且范围不是单一品牌,覆盖面也包括全网商品。从3月份开始,淘宝已下架了200万不合规的商品。
电商平台近些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烦恼。因为在当前,谈及淘宝等电商平台,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假货”、“刷单”等词语,对于电商平台的产品真伪、销量真实性等充斥着不信任。而对电商商家来说,刷单已成为精英电商的主要工作之一,他们甚至不得不刷单。
“刷单”就是商家自买自卖,利用各种手段虚报经营销售业绩,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和投资者。众所周知,电商“刷单”现象甚为普遍,甚至发展成为电商领域“潜规则”。
近日,据笔者观察,在原有的刷单公司刷单模式被查封后,不少照明商家刷单再出奇招,严重污染了照明行业电商发展环境!同时,他还对照明行业多家天猫旗舰店刷单现象进行实时截图证据搜集,并以消费者身份进行“下单”。而究竟是什么刷单新模式,使得这位电商老板如此气愤和头疼?
致阿里“大boss”马云的一封信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您好,您那么忙,小编还要以这么“土”的方式与您交流——写信,但这封信承载着太多阿里巴巴旗下渴望公正的电商老板的心声,所以恳请您一定要看完,并加以重视。
日前,央视“3•15”曝光了淘宝网等电商的刷单、刷好评的内幕,继而各种刷单平台遭到封杀,原来依赖刷单的商家也因虚假交易,不少店内爆款纷纷遭到下架降权处理,一时间人人谈“刷”色变,随着媒体的关注和淘宝大力打压之下,整体风气也有所改善。在此,小编代表广大电商老板对您的英明表示诚挚的感谢。
然而,众多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之下,部分商家不怕死,冒着危险,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淘宝刷单形式,不仅效率比原来的刷单更高,而且还能躲过淘宝的刷单稽查系统。
这就是现在极为流行的新刷单方式:“拍A发B”,原宝贝链接为A产品,利用“活动”,吸引客户来拍下指定的宝贝规格,发出的产品为B产品,最后买家确认收货好评,商家进行返款。
新刷单方式具体流程曝光:
1、联系第三方淘宝客(这种淘宝客,手上拥有上千的“粉丝”群体,群体存在形式一般以QQ群形式存在);
2、沟通需要“做活动”的产品,确定好了宝贝链接后,告知价格、实际发的产品以及拍下付款形式等内容;
3、淘宝客开始在自己的推广宣传渠道进行发布,让“粉丝”拍下指定的宝贝属性;
4、到货后确认收货,好评评价;
5、商家开始返款。
写到这里,其实小编心里也很清楚,或许这种所谓的刷单新模式,作为阿里大boss的您早已知晓。不管您后续采取何种方式抑制这种刷单方式,小编只是希望:商家不再受苦、消费者不受蒙骗,商业不受破坏。
在此,小编同时附上照明行业一优秀电商负责人的心声,还望您耐心倾听。
广东某照明品牌天猫旗舰店负责人: 在淘宝、天猫原有的刷单方式遭到曝光、封杀之后,5月2日,我们同时发现多家照明行业天猫旗舰店采取了新型的刷单模式,这种方式在照明行业或许是刚刚兴起。电商行业要健康发展,必须对这种刷单恶象加以规范和有效管理,还广大电商商家一个干净的商业环境。
通过浏览那几家刷单的天猫店铺发现,这几家销售灯具产品的店铺,竟然在销售USB数据线,且单价多为1元。事实上,这就是该商家以低价的USB线替代原有产品,以迅速提高销售量,“刷单活动”在当天晚上快速结束,因客户收货需要时间,等到差不多的时候,会再次上架,但页面图片详情都会变成实际销售的产品。
写在最后
电商领域刷单现象已然成为“潜规则”,然而为什么刷单现象却又屡禁不止?各种封杀和打压之后,却又衍生出更多新型刷单方式。小编认为,归根到底在于刷单背后有着巨大的利益瓜葛。
首先,在商家层面,不可否认,为商家迅速和持续获得较高信誉和销量的方式就是”刷单”,在竞争激烈的电商领域,商家们也唯有不断地刷单,才能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然而,他们究竟能否盈利?我们不得而知。
其次,电商商家巨大的刷单需求,为众多刷单平台提供了巨大商机,刷单平台通过为商家刷单,可产生巨大的利润空间,这也为刷单行为持续存在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单凭电商平台对刷单行为进行打压,或许只能让刷单现象持续“升级”,要真正杜绝刷单,还需监管部门、电商平台、电商商家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