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LED应用植物照明产值迎来高速增长
千家照明网
·
2016-06-11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不断发展,植物照明的需求和能耗在不断扩大,对传统植物照明灯具技术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LED作为新一代光源,除了环保节能的特点外 ,较之传统农业领域常用荧光灯或高压钠灯等人工光源,具有光量可调整、光质可调整、冷却负荷低与允许提高单位面积栽培量等特点, 对封闭有环控的农业生产环境,如植物组织培养室等是一种非常适合的人工光源。
在通用照明市场竞争剧烈,环保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客观环境影响下, 植物照明应用逐渐成为LED发展的方向之一 ,各照明巨头早已纷纷着手布局LED植物照明业务。继飞利浦LED成立植物照明工厂后,欧司朗、亿光等企业也纷纷在这一领域有所动作。 除此之外,国内不少企业也纷纷涉足。由此可见, LED植物照明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LED植物照明商机无限
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半导体材料,LED 发出光的波长可从紫外线C(~250nm)到红外线(~1000nm)广泛的区间范围,并且每个LED发出光的波长范围可以很窄。因而,它 是一种真正具有频谱控制能力的且非常有效的植物照明光源。
与金属卤化物光源、荧光灯和高压钠灯不同,LED所用的固态照明系统具有一些非常独特的优势。 它们不仅重量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而且具有波长和光谱组成可控、带宽窄、发光面温度低、发热小、亮度高、辐射低及效率高等优点。除此之外,LED还具有光谱的可调控性等特点。
据了解, 全球LED应用植物照明的产值从2013年起,开始呈现高速成长,初步统计2014年达1亿美元,2017年预计可达5亿美元。 随着全球LED应用农业照明渗透率的提升,中国市场也慢慢兴起,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LED植物照明的新蓝海也引来大批国际巨头的开拓,继飞利浦LED成立植物照明工厂后,欧司朗、三菱、GE、西门子等国际巨头也纷纷在这一领域有所动作。 提到植物照明, 多数伴随的字样是“前景”、“钱景”、“未来”,然而当前的植物照明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植物照明发明面临诸多问题待解
当下国内植物照明发展慢,市场发展空间依然有限,国内LED植物照明还面临着 综合型人才缺乏、成本投入高、专利缺失、企业产出率低 等问题。植物照明在中国的发展何时进入快车道,依然是问题。
企业投入产出率低
植物照明作为一块新兴的市场,其市场渗透率较低 ,与数千亿的普通照明产值相比,只能是用“小屋见大屋”来形容。目前国内LED植物灯的销售市场也都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中美、欧洲等从事农业人员较少的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 植物照明主要应用于植物工厂、植物景观以及育种照明三个领域。 而目前植物照明最主要的市场是植物工厂。据悉,美国科学家规划建造植物工厂摩天大楼,据说这种植物工厂大楼,只要建5座,就可以满足数百万人口的食用,简直不可思议。
虽然育种照明市场潜力虽然巨大,但是目前这块市场并没有得到开发。育种照明主要是用LED日光灯管,但是目前推广的最大难度在于认知的改变。
目前,国内大企业不主动开发植物照明市场, 一方面造成了国内植物照明落后于国际市场,使得国内市场渗透率低;另一方面也为国内中小企业腾出了一块新的细分市场。
价格昂贵
目前 LED植物照明主要用来培植大麻、芥末等市价昂贵的高端产品 ,这样的产品成本高,但是回报快,利润也高。不仅如此,LED还可以实现对植物生长速度的控制,可以使花卉植物花期延长,使经济作物可以不受季节限制,加速结果。
综合型人才短缺
目前国内LED植物灯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应用在植物生长领域的灯具不仅存在成本较高、光穿透能力不强等问题。还存在着产品杂乱、生产设计不规范、缺乏统一的产品标准和质量管理等问题。
LED植物照明技术难度并不是很大,关键是缺乏懂生物培养知识以及LED技术的综合型人才。LED植物照明所需的技术和生产工艺,与一般的照明没有差异,关键是芯片光谱的选择。
核心专利缺乏
目前 国内专业生产植物生长光照灯具的厂家规模小、数量少,高度集中于深圳地区 ,并且绝大部分分散在制造功能性照明厂家中,所以 农业主要需要的峰值660纳米红光芯片无法形成规模 ,国内芯片外延片厂家也不愿投入人力、物力开发农用红光芯片。且由于国际巨头芯片厂家在发光效率、可靠性方面优于国内厂家,所以 我国LED植物照明的产品芯片仍然主要依靠进口。
国内半导体芯片外延片行业起步较晚,积累经验少,在芯片外延方面的专利实力相对较为薄弱 ,大量的核心专利掌握在日本日亚、美国科瑞等早期领跑企业手中,极大阻碍国内芯片企业的发展。
总结
当下,LED植物灯的销售市场都集中在日本、韩国、中美、欧洲等从事农业人员较少的国家和地区。随着中国LED植物照明技术的不断提升,其生产成本将会逐渐降低,渗透率逐渐提升,中国市场将进入爆发期。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角度,还是实现节能环保的角度, LED应用于农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农业的地位及发展需求也为LED提供了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