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GM瑞 ∣ 卜石艺术馆
KGM瑞国际照明设计 · 2016-06-11
卜石艺术馆源于对中国传统玉石文化的探究与国际视野的融会贯通,用当代艺术创作思维与传统精湛玉雕工艺重塑盛世经典,邀社会各界精英人士体验一场艺术盛宴。一种返璞归真、利万物而不争的心境,一种 “ 心物归一,自然而生 ” 的生活哲学。
在 这个项目中, 光作为游离于几何和建造以外的第三要素, 重点在于 烘托整体空间氛围,展示 折叠的不规则的空间模块和流线型展厅设计, 在 保证空间纯粹性的前提下增加了空间的纬度体验。
本 项目的 室内 设计试图在不破坏原有建筑外部结构的前提下,将原本单一的办公空间打造成一个集合展览、会所、办公等多功能的艺术交流展示空间。面对建筑这一内部功能的置换, 室内设计师 首先打散了整个建筑空间的叙事逻辑来模糊其使用界面,并将数字几何的概念引入建筑内部,通过从动线折叠到空间折叠,来完成对于空间逻辑的重塑。
多层次的内容通过面向庭院的中央交通空间而得以组织,老建筑原有的单调线性平层模式被一个重新置入的非线性空间所重塑。艺术馆中简单的竖向和横向交通动线在这个空间中交会而彼此影响,相互之间边界的模糊带来了空间的折叠与揉和。连续一体的几何相位的切换带来的同时是人运动体验的重新定义,倾斜与平衡,连续与边界,对空间的体验转化为几何性的探讨,复杂的几何关系逻辑打破了传统点线面的层级关系,但又不是一种简单的失控的随意化处理:踏步、门洞、扶手、板梁,这些可识别的建筑构件彼此之间构成了微妙而又合理的对位关系,每一个可感知的线条都在空间中有其逻辑意义上的必然性。而扭转的曲面又将这样的一种必然性弱化,使得参与者始终在一种 “ 必然 / 偶然 ” 的中间状态,在一种多元矛盾中感受着体验的趣味。
玉石博物馆中公共空间的灯光主要为表现室内空间的重要元素,尽量将自身退到“隐形”的位置,贯彻“见光不见灯”的照明理念。同时,结合室内的空间序列,在重要的空间节点给予重点照明,呼应室内空间的节奏感。
折叠的动线与旋转而上的形体为艺术馆的底层留出了一个面向庭院的入口大厅, 入口大厅拥有一面大玻璃窗,白天,日光可倾泻进大厅并照亮主体楼梯,在这部分的灯光设计中,也需充分考虑自然光的因素。
大厅前方是卜石艺术馆的常规作品展厅,由位于展厅入口旁的楼梯拾级而上是 VIP 展览空间,曲面墙体将展厅分成了若干个微空间,也定义了观展的流线,展品被散落地嵌在了这些流线形的墙体中,在若隐若现之间出现的休憩交流空间满足 了 VIP 展览的功能需求。
周边 墙面的 展柜均 采用柜内照明,可有效地防止眩光的产生, 并 避免在展柜玻璃上出现光源的高亮度影像。 同时 ,原木的浅色配合灯光打亮,与深色的背景墙面形成强烈 的 亮度对比, 自然 形成视觉吸引力。
在色温的选择上,用于表现整体空间内展品的轨道射灯均选用中性偏冷的色温,因为该色温更能体现玉石晶莹剔透的质感,表现其冰清玉洁的品性。有趣的是,室内设计师故意选择了原木作为墙面展柜的外框,冷酷的玉石与展柜内原木的暖色调形成有趣的对比。在灯光的烘托下,展厅内整体空间内的大型展品与墙面展柜也形成了冷暖色调的微妙对比。(见下图)
展厅的流线设计及灯光创造的视觉导向相辅相成,使得观众可以被引导经过并观赏每个重要的展品。同时在一些重要的空间节点,采用特殊的照明手法,强化具有特色的室内展陈、家具等,共同创造戏剧化的视觉效果。
项目位置:上海
完成时间:2013 项目面积:1000平方米 业主单位:卜石艺术馆 建筑设计:创盟国际 图片来源:创盟国际
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形式摘编、转载。KGM瑞国际照明设计拥有版权的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编辑获得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