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原创案例分享】丽江墅家玉庐、雪嵩院精品酒店背后的照明设计故事

AP普莱思国际照明设计顾问 · 2016-06-11

丽江墅家玉庐·雪嵩院座落在玉龙雪山脚下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玉湖村。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比在束河古镇的悦榕庄、铂尔漫、君悦、瑞吉等国际品牌酒店更靠近雪山,昔日木氏土司在此营建夏宫,修造玉龙书院,围养鹿场,足见自然环境造化。洛克先生亦钟情与此,长居27年,将所有眷念汇作《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呈现给世人。丽江墅家玉庐·雪嵩院以地形为基础,以地貌为辅佐,践行天人合一理念。依山傍水,抬望终年皑皑的雪山巍峨,低头整个村落尽收眼底,远眺丽江古城繁荣全貌,将所有美好景致一收纳。大大的落地窗取代了传统纳西民居的昏暗,从日出到日落,温润阳光抚摸过每一寸角落,清爽空气流转在每一方空间。雪山融水绕屋潺潺,扶疏花木遍野。象征着吉祥的纳西悬鱼元素镶嵌,老船木有着斑驳的历史感。

丽江墅家玉庐·雪嵩院做为澳洲墅家酒店品牌继江西婺源之后在大中华区的第二家店,倾注了酒店品牌创始人、本项目的建筑与室内设计师聂剑平先生的大量心血与情感,从建筑到室内、景观方案等都是不到施工结束方案调整不算完成。

非常规的设计流程注定对照明设计的团队人员配置、图纸的更改及与施工现场的衔接带来不小的挑战。

A&P普莱思照明设计顾问主持设计师徐清流先生在与聂剑平先生充分沟通后长驻丽江差不多一个星期,对酒店周边的人文、地理及竞品酒店进行光环境的调研考察与试住体验。

于木氏土司别院,高处远眺玉湖村全貌。

洛克故居入口

其中丽江大研阿曼酒店大堂中庭间接照明的手法、丽江英迪格酒店对酒店入户门牌及景观照明的手法给徐清流先生留下深刻印象。

丽江大研阿曼酒店大堂接待处,以间接照明加局部台灯补光为主,直接照明射灯走线暗藏于天花装饰条内,为本空间室内照明设计的亮点,不过射灯的防眩光控制并没做到位。

丽江英迪格酒店位于古城南门,紧挨着从皇冠假日升级而来的丽江洲际酒店,同一个业主,住英迪格酒店的客人与洲际酒店的客人同用泳池等健身康体区。做位P49室内设计公司的力作,项目有约80来间客房,建筑采用纳西传统小院的围合结构,每个小院上下层有不同入口,可全包一个小院也可只住其中一间'。

院落入口处采用可调角窄光埋地灯与下设可调角射灯来照门牌号,为本项目照明设计的一大亮点。

丽江英迪格酒店于位负一层的MY SPACE书吧,由于中庭天然光的进入,让人并没有觉得有位于地下空间的不适。

丽江英迪格酒店标准大床房,推开窗户就能看到远处的雪山(部分房型),床板下的间接灯带及房控的IPAD为客房照明设计的亮点,睡在床上有种不着地的飘浮感

除了丽江当地的项目外,应聂剑平先生的要求,我们还对大理的无舎、北京的东景缘等内似项目进行了照明设计的调研分析与考察。

大理无舍,一群酒店设计师众筹的精品民宿,不到30个客房,六个月收回投资成本的行业传奇,这是酒店常用的宣传照,酒店水景与洱海海面混然天成,果真如此?

毛主席他老人家教育我们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啊,这才是酒店水景与洱海之间衔接处常见的实景,在水景与海面之间还有条双向往来的车道。

不过暇不掩珏,无舍酒店的功能性灯具用的可是国际大牌。舒适的光环境加上美丽的自然景观使得酒店经常一房难求。

北京的东景缘精品会所,由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翻新而成。主要采用建筑转折处窄光投射的手法来做建筑楼体的照明,局部的灯光小品是亮点。

客户前期曾要求用灯光配合景观的喷雾系统,以营造出琼楼玉宇的灯光氛围,所以最早的楼体照明方案曾想把别墅的屋檐口打亮,让建筑有飘起来的感觉,不过,考虑到室外灯光对室内住店客人的影响,最终的方案还是决定与东景缘一样,只是在建筑的转折处对建筑结构进行强化处理。

琼楼玉宇的灯光氛围有没有?没有,等我把喷雾系统的水量再加大点啊~

酒店B栋博物馆楼顶的活动广场,把水放完就可举行小型婚礼或是裹火晚会表演。

大堂书吧水泥清漆地面加上局部老船木天花饰面,间接照明与直接照明相结合,配合智能调光系统可自由进行灯光场景变换与无级调光。

酒店客房内景,照明设计顾问通过高科技仪器,对多品牌灯具进行现场测评,最后采用的产品显指RA值高达90 以上 , LEDCOB射灯只对需要照明的地方进行重点照明,从布灯开始就对灯具的数量进行控制,所以正如我们一直倡导的设计原则:比LED与智能照明系统更节能的是设计的节能,只让要亮的地方亮起来,用最少的光达到最好的效果才是最考验照明设计师功底之处。

(严正声明:丽江墅家玉庐·雪嵩院的投资与建筑及室内设计师为澳洲墅家酒店品牌创始人聂剑平先生,酒店室内外光环境规划为A&P普莱思国际照明设计顾问,昭信照明仅为本项目室内外定制灯具提供商,对于其在照明周刊微信号及阿拉丁照明网上发表的文章说其为本项目照明设计顾问的言论我们表示强烈遣责,并保留采取下一步法律手段的权利。)

之所以要写本项目照明设计背后的故事,也是想告诉大家,每个项目从市场调研、立项、设计、施工配合,等流程,背后都疑聚了设计师及各专业顾问的大量心血,希望得到大家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