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产品光通量衰减加速试验及可靠性评估
中国照明学会《照明工程学报》 · 2016-06-11
钱 诚[1,2],樊嘉杰[2,3],樊学军[2,4],袁长安[2],张国旗[1,2,5]
1.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2.常州市武进区半导体照明应用技术研究院
3.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机电工程学院
4.拉玛尔大学机械工程系
5.代尔夫特理工大学EEMCS学
2.2 LED灯具产品的实验验证
2.2.1CALiPER测试
自2013年起,美国能源部发起的CALiPER项目包含了对15款LED照明产品(A Lamps)进行的45℃环境温度下的加速测试[28,29]。每款产品测试10个样品,每个样品不间断老化7660h。样品在老化过程中,每周采用特殊的测量设备原位测量一次光通量维持率。所有被测LED照明产品均具有25000h以上的声称寿命。本节文分别采用“能源之星”性能规范和本文提出的加速试验方法对以上产品的光通量衰减性能进行评价。
在采用加速试验方法进行评价时,由于测试的环境温度为45℃,我们需要重新计算加速试验所需的测试时间。根据上述讨论,45℃环境温度下对应的Ts2=125℃,因此由公式(3)可以得知该环境温度下的加速因子AF约为1.8,并可进一步计算出测试时间约为2000h。同时,参考本文提出的加速试验方法,我们首先将被测产品的前500h视为预处理时间,并采用500h的测试数据初始化光通量维持率。之后通过比较1200、1600和2000h的光通量维持率与95%临界值进行对比,来评价被测产品的光通量衰减性能。
图6中a和b分别表示用“能源之星”性能规范和加速衰减试验方法评估被测样品的光通量衰减性能。其中黑色实线则代表了光通量维持率临界值。根据“能源之星”性能规范要求,被测产品通过合格判定的要求为6000h老化后光通量维持率大于91.8%。由图6a所示,被测产品中13RT-03、13RT-09、13RT-11、13RT-13、13RT-14和13RT-58未通过合格判定。同样地,根据本文提出的加速衰减试验方法规定被测产品通过合格判定的要求为1200小时、1600小时和2000小时老化后的光通量维持率全部大于95%。由图6b所示,被测产品中13RT-03、13RT-09、13RT-11、13RT-13和13RT-58未通过合格判定。
综上所述,除13RT-14外,本文提出的加速试验方法对以上被测LED照明产品的评价结果和“能源之星”性能规范得到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通过对被测产品13RT-14进一步研究,本文发现6000h老化后该产品各样品的光通量维持率测量值较为分散。受少数测量值偏差的影响,该产品的光通量维持率平均值偏小,因此未通过能源之星性能规范的合格判定。可以预见,适当增加该产品的样本量有可能使该样品6000h老化后的光通量维持率测量平均值大于91.8%,从而通过“能源之星”性能规范的合格判定。
2.2.2LED照明产品测试
为了验证所提模型的准确性,本文还选择了6款具有代表性的LED射灯、球泡灯和筒灯进行灯具级别的验证测试。图7a为被测LED照明产品在25℃环境温度下老化6000h后的光通量维持率测量平均值。而图7b显示了同样的LED照明产品在55℃环境温度下经过了500h预处理后,分别在900、1200和1500h时的光通量维持率测量平均值。其中黑色实线代表光通量维持率临界值。
由图7a可知,产品2和3在6000h试验后的光通量维持率均小于91.8%,同时如图7b显示,在加速环境下产品2和 3在1200h试验后其光通量维持率已经明显小于95%。由此可见,对于以上6款被测LED照明产品来说,由本文提出的加速衰减试验方法得到的评估结果和“能源之星”性能规范的评判结果是一致的。
3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55℃环境温度下的加速光通量衰减加速试验方法用以评估LED照明产品的可靠性。该方法以e指数衰减模型和Arrhenius温度加速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采用55℃环境温度下的光通量衰减临界曲线评估LED照明产品光通量衰减的可靠性。与常用的美国“能源之星”评估标准相比,该方法将LED行业规定的6000h测量时间缩短为2000h(其中包括500h预处理时间)。
由美国能源部CALiPER项目报告中的测试数据以及6款具有代表性的LED室内灯具的测试数据可知,本文提出的加速试验方法和美国“能源之星”给出的评估结果基本一致。此外,本文提出的加速试验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使用LED光源的LM-80测试数据和基板焊点温度,可以为LED生产者提供一种快速、简易、有效的可靠性评估标准。
引用格式:钱诚,樊嘉杰,樊学军,等. LED照明产品光通量衰减加速试验及可靠性评估[J]. 照明工程学报,2016, 27(2):43-48.
【版权声明】
《照明工程学报》微信公众号ZMGCXB所刊载内容版权归《照明工程学报》所有,未经本刊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若需转载,请注明该内容来源于《照明工程学报》。
【征文通知1】
论坛名称:2016年中国照明论坛——半导体照明创新应用暨智慧照明发展论坛
主办单位:中国照明学会
征文内容:半导体照明产业分析;照明控制技术与应用,智能照明产品开发与应用,智慧照明系统解决方案,智慧照明应用在智慧城市中的作用,智慧照明标准探讨;半导体照明新技术、新产品;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与创新;半导体照明标准,认证技术,检测新技术、新方法,质量评价方法;照明工程设计案例分析,项目施工与验收,管理经验分享,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智慧照明工程设计,智慧照明项目实施的商务模式探讨;其他主题相关论文。
截稿时间:2016年7月31日
投稿邮箱:zmgcqk@163.com
联系电话:010-65830997
【征文通知2】
论坛名称:第9届中日韩照明大会
主办单位:中国照明学会、日本照明学会、韩国照明电气设备学会
征文内容:照明科技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照明环境设计。
截稿时间:2016年6月25日(全文)
投稿邮箱:cies_cjk2016@163.com
联系电话:010-65812194
【书刊订阅】
1.《中国照明工程年鉴(2015)》:
内容由综述篇,政策、法规篇,照明工程篇,地区照明建设发展篇,照明工程企事业篇,国际资料篇,附录等七篇组成。全书汇集了2014—2015年获得中国照明学会“中照照明奖”的精品照明工程设计案例,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工程的进展,照明产业的最新标准与法规等。本书采用全彩印刷,单本定价228.00元。订阅电话:010-65830997
2.《绿色照明200问》(第2版):
全书包括基础篇、光源篇、灯具篇、节能篇、环保篇、健康篇和应用篇,涵盖了228个问题,围绕“绿色照明”主题,以宣传、普及绿色照明理念为切入点,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单本定价48.00元。订阅电话:010-65830997
3.《 中国照明工程规划与设计案例精选2014》:
本书以照明工程案例方式系统介绍了第一届至第十届“中照照明奖”获得一、二等奖的经典实际案例,目的是通过经典案例介绍,吸取经典案例的精华,为今后照明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有益借鉴,以便设计、施工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照明设计理念及标准规范,优化设计方案,提升设计理论,提高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水平。本书全彩印刷,单本定价150.00元。订阅电话:010-65830997
《照明工程学报》投稿方式
一、邮件投稿
请将论文稿件(WORD电子版)以附件形式,EMAIL发送至《照明工程学报》投稿邮箱:zmgcqk@163.com。
二、在线投稿
请登录《照明工程学报》网络采编平台http://zmgx.cbpt.cnki.net/,登录作者投稿系统,免费注册后,按照本刊投稿要求,在线投稿。
投稿过程中,若有问题,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联系电话:010-65830997
在线QQ:1900562230
微信公众号:ZMGCXB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zmgcqk/
《照明工程学报》China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Journal(CN 11-3029/TM,ISSN 1004-440X)于1992年创刊,是由中国照明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 VINITI)、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UPD)、波兰《哥白尼索引》(IC,Index of Copernicus),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中国邮政中邮阅读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多家机构收录,2009年入选为中文核心期刊,2014、2015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照明领域权威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