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可替代汞灯,Nitride这组275nm PK 254nm实验数据值得注意
15日,Nitride对外宣布,在与国立医院组织仙台医学中心临床研究部病毒中心的西村修一主任合作的波长222nm、254nm和275nm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灭活作用实验中,在相同环境下用相同量的光能(单位J焦耳)照射每个深紫外波长的对比试验中得出275nm灭活效果等于或高于254nm。
◆ 背景
自1901年德国物理学家Harman Straver发现紫外线灯可以在深紫外线下灭活细菌和病毒以来,人类一直使用含汞的紫外线灯作为杀菌灯。由于紫外线灯灭活不使用化学药品,因此作为一种无残留物质的安全可靠的灭活方法,在医疗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由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在300nm以下波长具有足够照度的深紫外发光二极管UV LED以及222 nm 的准分子灯发出的波长光已被证实具有相同的杀菌效果,并已开始应用。为了比较和验证两种波长为222nm和275nm的紫外光杀菌效率,进行此实验,并用传统的254nm杀菌光源为参照。
◆ 实验内容
各发射波长的光源,波长222nm:准分子灯,波长254nm:UV(低压汞)灯,波长275nm:深紫外LED。由于各个光源的照度不同,为了使条件相同,根据各个光源的照度调整照射物体的时间长短,使照射光能量(积分光量)为一样。
另外,由于在特殊情况下的类似验证测试中可以看到很多有限的测试结果,因此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是基于实际应用在医疗环境中的假设,实验组把它设为500 mm,从而获得实用的灭活效果。
加入UV LED行业交流群,可添加微信:cenxitalk
◆ 结果
该图显示了OC43 冠状病毒附着于表面的残留感染效值随时间的变化。参考中的两条蓝条对应于测试条件的标准值,是刚创建后的涂抹样品,同一样品在22°C 30-35% RH的安全柜中放置12分钟。
将每个波长的橙色、黄色、蓝色、绿色和灰色条在保持在 20°C、8-14% RH 的生物洁净室中使用,待涂片样品按照方案完全干燥后。光量的照射结果为橙色 0,7 J/m2 黄色 5 J/m2,蓝色 15 J/m2,绿色 30 J/m2,灰色 60 J/m2,从左边 50 厘米的距离依次照射的结果使用的光源如图。
关于残留感染率随时间的变化,与 0.0 J/m2 橙色条形图相比,条形长度越短,灭活效果越高。值得注意的是,照射光量最大的 60J/m2 灰色条形图在 275nm 处显示最短,其次是波长 254nm,最后是 222nm。
◆ 意义
与过去作为杀菌线波长应用的254nm波长相比,结果是275nm波长对假新冠病毒具有相同或更好的灭活效果。这符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水俣公约》中规定的全面废除汞的流程,该公约规定全面废除汞,同时表明它完全可以作为替代光源使用。
来源:行家说UV翻译、整理
重磅
2021年版白皮书已经发布,包含专利、技术、各应用场景、市场规模和价格趋势、供应链变化,可咨询或购买(岑夕:cexitalk)
END
▼
相关阅读
▼
重磅!LED龙头华灿光电推出旗舰款UVC-LED芯片
三家涉及UV LED材料上市公司,业绩被投资者质疑,最新动态公布
(来源:UVLED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