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行家说三代半”发现,深圳平湖实验室、江苏集芯、东莞中科华芯相继公布了关于8英寸碳化硅的技术/产能进展:
深圳平湖实验室:首次研制商用8英寸4°倾角4H-SiC衬底上的高质量AlGaN/GaN异质结构外延;
集芯先进:自研的8英寸液相法(LPE)高质量碳化硅单晶出炉;
东莞中科华芯:将建设年产2万片的8英寸SiC衬底中试线,预计2025年Q2投产。
深圳平湖实验室:
研制8英寸4°倾角4H-SiC上GaN外延
8月7日,据“深圳平湖实验室”官微报道,他们在GaN/SiC集成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于国际上首次研制了商用8英寸4°倾角4H-SiC衬底上的高质量AlGaN/GaN异质结构外延,且具备优秀的材料特性。
据介绍,该成果打破了大尺寸GaN与SiC材料单片集成的技术瓶颈,为GaN/SiC混合器件的发展及其产业化进程奠定基础,可批量应用于大尺寸、高质量GaN外延材料的制备,为现有硅基GaN技术路线提供了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具体来看,这一进展的突破性就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缺陷密度显著降低:GaN外延材料中的缺陷密度下降10-15倍,有望从根本上解决GaN器件的可靠性问题,并可通过10年以上的寿命验证;
散热性能大幅提升:SiC衬底的高热导率将进一步提升GaN器件的功率密度与集成度。
 
                
集芯先进:
8英寸液相法碳化硅单晶成功出炉
8月1日,江苏集芯成功出炉8英寸液相法(LPE)高质量碳化硅单晶。仅用半年时间,江苏集芯在6/8英寸物理气相传输法(PVT)已实现量产的基础上,完成了液相法工艺从6 英寸到8英寸的研发跨越。
据了解,目前全球范围内,仅有极少数顶尖机构曾试制出液相法晶体,真正迈入8英寸级的仍属罕见。于江苏集芯而言,此次突破将为他们未来低成本、低缺陷、易掺杂的碳化硅晶体生产打通“快车道”。
“企查查”显示,江苏集芯先进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致力于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的材料研发与制造,产品包括不低于6N的高纯SiC合成粉料,6/8英寸SiC籽晶、晶锭及衬底片,以及高纯石墨基碳化钽涂层等。产能建设方面,其一期建设有效产能15万衬底片/年。
东莞中科华芯:
将建设年产2万片的8英寸SiC衬底线
据“证券之星”报道,东莞中科华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获得天使轮融资,由松禾资本独家投资,金额达数千万元。
对于融资资金用途,东莞中科华芯表示,将用于建设年产2万片的8英寸SiC衬底中试线,预计2025年Q2投产,同时加速12英寸衬底的技术攻关。
此外,他们计划与东莞松山湖半导体产业园合作,共同搭建“研发-生产-应用”产业链生态,目标是三年内实现SiC衬底国产化替代率提升至15%,打破海外企业垄断格局。
据介绍,该公司核心团队来自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衬底材料的研发,其自主开发的8英寸SiC衬底晶体缺陷密度低于0.5个/cm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已通过某头部功率器件厂商的验证测试。
 
                
 
                
 
                
本文发自【行家说三代半】,专注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观察。
其他人都在看:
天岳先进:启动港股招股,拟净募约18亿
该市场GaN需求将超23亿,多家国内厂商已导入
英飞凌、Wolfspeed等公布SiC技术进展
行家说三代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行家说三代半 写留言
,选择留言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