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2日,广东天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同时更新了招股说明书。
今天,“行家说三代半”重点给大家分析一下天域半导体营收状况、产能进展、海外市场以及产品价格等重点信息。
出货量回归增长轨道
营收和毛利大幅下降
2022年-2024年及2025年前五个月,天域半导体的营收约为4.37亿元、11.71亿元、5.2亿元、2.57亿元,其中外延片收入占各年度/期间总收入的91.2%、96.2%、93.2%、87.4%。
整体来看,2022年-2025年前五个月,天域半导体的碳化硅外延片销量(包括自制外延片及按代工服务方式销售的外延片)分别约为4.5万片、13.1万片、7.9万片、7.8万片。
对此,天域半导体表示,“2024年,公司录得净亏损人民币5亿元,主要由于受暂时供过于求导致碳化硅外延片价格下跌趋势的影响,同期录得存货撇减而产生毛损;截至2025年前五个月,公司已转为毛利及净溢利状态。”
从招股书可以看出,2023年是天域半导体的丰收年,其碳化硅外延出货量和营收分别超过13万片和11.7亿元,但是2024年由于韩国大客户订单等问题,导致其出货量大幅下降。不过,今年1-5月,天域的出货量重回增长轨道——5个月出货量约等于2024年全年出货的98.45%。
但是从营收和毛利来看,今年1-5月,天域在出货量同比增长107.82%的情况下,营收却比去年同期反而下降13.62%,毛利尽管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远低于2024年。

年产能超80万片
计划东南亚建厂
目前,天域半导体有2个生产基地,分别为总部生产基地及位于东莞生态园工厂的新生产基地。截至2025年5月31日,天域半导体现有的总部生产基地的年产能约为42万片碳化硅外延片;东莞生态园工厂则主要用于6英吋及8英吋碳化硅外延片的量产。
天域半导体预期,东莞生态园基地在所有设备及必要的技术人员到位后,根据实际的下游需求,将于2025年内增加约38万片碳化硅外延片的年度计划产能,使年度计划总产能达至约80万片碳化硅外延片。此外,他们还透露,根据实际需求,已初步计划在东南亚扩大产能,以更好地服务海外客户。
据此前透露,天域位于东莞生态园工厂的新生产基地建筑面积约为6.3万平方米,项目达成后年度设计总产能为160万片,并在未来两年将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及机械以及多条生产线,将满足8英寸碳化硅外延片的预期生产重点,并具备生产6英寸碳化硅外延片的能力。
营收波动原因1:
境外订单大幅下降
天域半导体的海外业务主要集中在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2022年至2025年前五个月,来自中国内地以外国家和地区的收入分别约为0.55亿、5.2亿、0.45亿、0.01亿,占各年度/期间总收入的12.6%、44.2%、8.6%、0.5%。
据招股书透露,2023年天域半导体海外市场收入大幅提高,主要是由于自2022年以来收到韩国客户的大额销售订单,但其受到半导体行业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于2024年后不再从天域半导体(作为中国制造商)购买,从而影响了海外收入。此外,2025年,海外收入持续降低,国内收入比例则高达99.5%。

从招股书可以看出,2024年,天域半导体出货量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韩国客户订单大幅下降,该客户的需求量之前占天域总出货量的45.7%(2023年),随后分别降至12.1%(2024年1-5月)、5.9%(2024全年),目前占比几乎为零。
可以看出今年1-5月,天域的碳化硅外延出货量99.63%来自于中国大陆,也可以侧面反映中国碳化硅晶圆产线的出货量也在大幅提升。而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订单和营收并未有所好转,这也侧面反映了近期部分国内碳化硅衬底和外延寻求在国外设厂的原因。

营收波动原因2:
境外订单大幅下降
从招股书可以看出,2024年,天域半导体营收大幅下降,以及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增长而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碳化硅外延产品均价大幅下降。
中国大陆方面,天域的产品均价一路从9228元/片(2022年)降至3810元/片(2025年1-5月),2025年前5个月均价仅为2022年的41.28%,相比2024年又下降了42.37%左右。
韩国方面,天域的产品均价早期仅为5579元/片(2022年),这可能是为了打破合作壁垒的战略定价。随后增长至8000元/片左右,相比同期的中国大陆均价仍有一定的溢价。
但是到了2025年前5个月,无论是韩国、中国香港还是其他地区,天域的产品均价已经与中国大陆并无太大差异——均为4300元/片左右。

6英寸仍为主流:
8英寸渗透率突破10%
天域是全球TOP3的碳化硅外延厂商,其出货量能够很大程度上反映碳化硅产业的发展变化。例如可以观察4英寸、6英寸和8英寸的出货量和价格变化。
天域4英寸碳化硅外延出货量已经从2022年的2700片左右下降至900片左右。而6英寸产品依旧是目前的主流,但出货量尽管相比2023年的高峰12.8万片左右有所下降,但依旧有7万片左右。此外,可以看出2024-2025年天域的8英寸碳化硅外延产品出货量实现了快速的增长——从1700片左右增至7700片左右,营收已经从2000万元左右突破到6000万元左右。

天域4英寸碳化硅外延出货量占比已经从2022年的6.3%下降至1.2%左右。而6英寸产品依旧是目前的主流,但占比已经从高峰期的98%左右下降至88.8%。8英寸碳化硅外延产品渗透率逐年提升,从2024年的2.1%已经突破到10%。

价格方面,最近几年天域4-8英寸碳化硅外延价格有明显下降,其中:
●4英寸产品:此前一直徘徊在4500元/片左右,今年上半年已经降至2800元/片左右,相比2024年同期下降了42.5%左右;
●6英寸产品:2022年约为9600元/片左右,今年上半年已经降至3138元/片左右,相比2024年同期下降了60.39%左右;
●8英寸产品:2022年约为3.4万元/片左右,今年上半年已经降至8377元/片左右,相比2024年同期下降了52.1%左右;
同时可以看出,2022年天域8英寸碳化硅外延与6英寸产品的差价为2.48万元/片左右,目前已经缩小到5200元/片左右,两者相差2.7倍左右,距离两者的面积比1.83倍越来越近。


插播:天科合达、天岳先进、同光半导体、烁科晶体、泰坦未来、浙江晶瑞、芯聚能、三安半导体、安海半导体、华卓精科、快克芯装备、合盛新材料、京航特碳、恒普技术、奥亿达新材料、创锐光谱、西湖仪器、北方华创、凌锐半导体、中电化合物、昕感科技、羿变电气、东尼电子、西格玛、铭扬半导体、瑞霏光电、力冠微等已确认参编《2025碳化硅衬底与外延产业调研白皮书》及《2025碳化硅器件与模块产业调研白皮》,参编咨询请联系许若冰(hangjiashuo999)。


本文发自【行家说三代半】,专注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观察。
其他人都在看:
瞻芯电子:SiC晶圆厂扩建洁净室启用
SiC芯片即将上车?长飞先进披露最新进展
宁夏创盛:8英寸SiC衬底片配套晶体项目开工,年产能60万片
行家说三代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行家说三代半 写留言
,选择留言身份